基于腔量子电动力学系统的量子计算
表目录 | 第1-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44页 |
·引言 | 第12-15页 |
·量子信息的基本理论 | 第15-20页 |
·量子位(qubit) | 第15-16页 |
·量子逻辑门[2,18] | 第16-17页 |
·量子纠缠[16] | 第17-20页 |
·量子计算的物理实现 | 第20-31页 |
·DiVincenzo判据 | 第20-22页 |
·量子计算的物理实现 | 第22-31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44页 |
第二章 腔量子电动力学 | 第44-64页 |
·腔量子电动力学简介[16] | 第44-46页 |
·Jaynes-Cummings模型[2] | 第46-52页 |
·弱耦合和强耦合 | 第47-50页 |
·系统动力学演化 | 第50-52页 |
·腔量子电动力学实验系统 | 第52-57页 |
·微波腔 | 第52-54页 |
·光学腔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4页 |
第三章 簇态制备 | 第64-84页 |
·簇态 | 第65-72页 |
·簇态的定义 | 第65-67页 |
·簇态满足的本征值方程 | 第67-69页 |
·簇态的性质 | 第69-72页 |
·空间分离的多原子簇态制备 | 第72-81页 |
·背景 | 第72-73页 |
·系统模型 | 第73-74页 |
·控制相位门操作 | 第74-76页 |
·产生多原子簇态 | 第76-77页 |
·方案可行性分析 | 第77-81页 |
·小结 | 第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第四章 实现原子之间量子态传递 | 第84-100页 |
·量子态传递 | 第84-87页 |
·在两个囚禁原子之间实现三维量子态非局域传递 | 第87-97页 |
·背景 | 第87-88页 |
·系统描述 | 第88-90页 |
·三维量子态传递 | 第90-92页 |
·数值分析 | 第92-97页 |
·小结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0页 |
第五章 基于腔量子电动力学的分布式量子计算 | 第100-122页 |
·无消相干子空间中的分布式量子计算 | 第100-109页 |
·背景 | 第100-101页 |
·单量子位操作 | 第101-103页 |
·两量子位控制操作 | 第103-105页 |
·方案可行性分析 | 第105-109页 |
·绝热过程实现两节点间任意态控制U门 | 第109-118页 |
·背景 | 第109-110页 |
·系统描述 | 第110-113页 |
·空间分离两腔中原子之间的控制U门 | 第113-114页 |
·空间分离两腔中原子之间的任意态控制U门 | 第114-115页 |
·方案可行性讨论 | 第115-118页 |
·小结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2-126页 |
·结论 | 第122-123页 |
·展望 | 第123-126页 |
致谢 | 第126-128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