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载InSAR信号处理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4页 |
·引言 | 第14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1-24页 |
第二章 星载InSAR复图像配准 | 第24-46页 |
·InSAR信号的相干性分析 | 第24-31页 |
·相干性原理分析 | 第24-26页 |
·空间几何去相干 | 第26-30页 |
·其它去相干因素 | 第30-31页 |
·概略配准方法 | 第31-32页 |
·几何配准 | 第31-32页 |
·人工控制点概略配准 | 第32页 |
·精配准方法 | 第32-39页 |
·角点提取算子的性能对比 | 第32-36页 |
·基于点特征的相干配准法 | 第36-38页 |
·基于点特征的相关配准法 | 第38页 |
·基于谱运算的相关配准法 | 第38-39页 |
·基于频谱差别的配准方法 | 第39页 |
·非相干图像配准方法设计 | 第39-44页 |
·非相干图像的配准流程 | 第39-40页 |
·Harris算子提取特征角点 | 第40页 |
·金字塔分层匹配策略 | 第40-41页 |
·基于灰度相关系数的同名点匹配 | 第41-42页 |
·Delaunay三角网分块插值重采样 | 第42-44页 |
·仿真实验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InSAR阴影和叠掩的判别 | 第46-61页 |
·阴影和叠掩的形成原理 | 第46-47页 |
·阴影区和叠掩区的特性分析 | 第47-51页 |
·阴影区的特性分析 | 第47-48页 |
·叠掩区的特性分析 | 第48-51页 |
·阴影区和叠掩区的判别方法研究 | 第51-56页 |
·本文判别方法流程 | 第51-52页 |
·局部频率估计及其置信度 | 第52-54页 |
·幅度图阈值分割 | 第54页 |
·形态学处理 | 第54-56页 |
·仿真实验 | 第56-60页 |
·本章小节 | 第60-61页 |
第四章 InSAR干涉相位图的滤波和解缠 | 第61-89页 |
·InSAR干涉相位图滤波 | 第61-66页 |
·InSAR相位图滤波方法概述 | 第61-64页 |
·几种滤波方法的性能比较分析 | 第64-66页 |
·InSAR相位解缠算法综览 | 第66-77页 |
·三大类相位解缠算法 | 第67-72页 |
·枝切法相位解缠及其改进 | 第72-76页 |
·最小二乘相位解缠法 | 第76-77页 |
·基于局部频率和多网格技术的解缠算法设计 | 第77-85页 |
·局部频率估计代替相位差分的可行性分析 | 第77-80页 |
·基于局部频率的FFT最小二乘法 | 第80页 |
·多网格加权修正策略 | 第80-85页 |
·本文解缠算法与经典算法的性能比较 | 第85-88页 |
·本章小节 | 第88-89页 |
结束语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及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