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WIMAX技术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标及主要工作 | 第11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1-13页 |
第二章 WIMAX概述 | 第13-17页 |
·IEEE802.16标准体系简介 | 第13-14页 |
·安全层 | 第14-15页 |
·媒体访问控制和物理层 | 第15-17页 |
第三章 IEEE802.16D标准安全研究 | 第17-28页 |
·WIMAX安全体系要素 | 第17-20页 |
·安全机制 认证 授权 加密 | 第20-22页 |
·认证协议的弱点和改进 | 第22-25页 |
·密钥管理协议的分析和改进 | 第25-27页 |
·数据加密方式的分析 | 第27-28页 |
第四章 IEEE802.16E标准安全研究 | 第28-35页 |
·IEEE802.16E安全原理 | 第28-29页 |
·IEEE802.16E安全子层安全分析 | 第29-33页 |
·秘密密钥管理和认证 | 第30-32页 |
·通信加密 | 第32-33页 |
·交接安全设置(12) | 第33-35页 |
·交接方案安全分析 | 第34页 |
·交接方案安全改进 | 第34-35页 |
第五章 WELLING对技术和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 | 第35-41页 |
·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 | 第35-38页 |
·椭圆曲线上的WEIL对 | 第38-41页 |
·定义在Fq(素域,q为素数)上的椭圆曲线 | 第38-39页 |
·超奇异椭圆曲线上的Weil对[18,28) | 第39-41页 |
第六章 基于双线性对的身份认证和基于身份的密钥协商方案 | 第41-45页 |
·基于身份的密码系统的建立 | 第41-42页 |
·基于双线性对的双方身份认证四次握手认证方案 | 第42-44页 |
·基于双线性对的基于身份的密钥协商方案 | 第44-45页 |
·Chen-Kudla的IBAKA机制 | 第44页 |
·密钥协商方案 | 第44-45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