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数据通信论文--图像通信、多媒体通信论文--图像编码论文

面向MPSoC的H.264并行编码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5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8页
 第二节 视频编码标准以及发展历程第8-11页
     ·H.26x标准第9-10页
     ·MPEG标准第10页
     ·H.264/AVC第10-11页
 第三节 MPSoC为代表的多核技术第11-13页
     ·半导体技术的发展第11-12页
     ·以MPSoC为代表的下一代集成电路的设计趋势第12-13页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第13-14页
 第五节 本文内容结构第14-15页
第二章 H.264视频编码标准第15-24页
 第一节 H.264的档次第15-16页
 第二节 H.264的分层结构第16-18页
 第三节 H.264的编码器第18-19页
 第四节 H.264编码器核心技术第19-23页
     ·帧内预测第19-20页
     ·帧间预测第20-21页
     ·变换,量化与熵编码第21-22页
     ·去块效应滤波器第22-23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H.264编码算法可并行化分析第24-36页
 第一节 并行计算理论第24-26页
     ·并行计算第24-25页
     ·并行化效果的技术指标第25-26页
 第二节 H.264并行化分析第26-32页
     ·H.264并行化分析第26-27页
     ·H.264数据并行的分析第27-32页
 第三节 基于片组的H.264并行化第32-35页
     ·基于片组的数据并行第32-33页
     ·片组并行编码的理论证明第33-35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H.264编码的并行化实现第36-50页
 第一节 基础代码体系的选择第36-38页
 第二节 采用的并行模型以及编程模型第38-39页
 第三节 编码器实现与优化第39-43页
     ·基本档次编码器的实现第39-41页
     ·并行编码器的设计与实现第41-43页
 第四节 并行效率分析与评价第43-48页
     ·并行编码实验环境第43-44页
     ·并行编码性能评价第44-48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五章 基于Stratix Ⅱ的MPSoC实现第50-65页
 第一节 相关介绍第50-54页
     ·Nios Ⅱ嵌入式处理器第50-51页
     ·Avalon总线第51-52页
     ·开发环境介绍第52-53页
     ·基于NIOS Ⅱ的嵌入式开发流程第53-54页
 第二节 MPSoC的硬件设计第54-62页
     ·系统整体设计第55-57页
     ·多核间通信模块第57-59页
     ·存储器模块第59页
     ·输入输出模块第59-60页
     ·原型系统生成第60-62页
 第三节 软件移植与评价第62-64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致谢第69-70页
个人简介、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CORDIC算法的高性能FFT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超短长度铒镱共掺超荧光光纤光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