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世界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金融危机论文

美国次按危机及其风险性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1 绪论第11-24页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1-14页
     ·研究的背景第11-13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几个相关概念第14-18页
     ·信用评分(credit score)第14-15页
     ·次级按揭贷款(subprime mortgage)第15-16页
     ·资产证券化第16-18页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8-23页
     ·资产证券化文献综述第18-21页
     ·次级按揭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第21-23页
   ·本文的写作方法及创新之处第23-24页
2 资产证券化及运作方式第24-32页
   ·资产证券化概述第24-28页
     ·资产证券化的种类第24页
     ·资产证券化的目的第24-25页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第25-28页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运作原理第28-30页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交易主体第28-29页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运作流程第29-30页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风险第30-32页
3 美国次按危机简介及影响第32-45页
   ·美国次级按揭的历史回顾第32-36页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RMBS)和担保债务凭证(CDOs)第32-35页
     ·次级债市场发展历程第35-36页
   ·美国次按危机过程简介第36-38页
   ·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第38-45页
     ·对发达金融市场的影响第39-42页
     ·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第42-43页
     ·对经济实体的影响第43-45页
4 次级按揭及其证券化的风险分析第45-70页
   ·宏观经济风险第46-50页
   ·政策及监管风险第50-55页
     ·美国相关住房政策风险第50-54页
     ·监管失灵第54-55页
   ·资产证券化风险第55-60页
     ·资产证券化与系统风险第56-57页
     ·资产证券化与放大效应风险第57-60页
   ·定价风险第60-66页
     ·违约风险(Default)第61页
     ·提前偿付风险(prepayment)第61-63页
     ·迟付风险(Delinquency)第63-64页
     ·丧失抵押品赎回权风险(Foreclosure)第64-66页
   ·信用评级风险第66-69页
   ·风险分析小结第69-70页
5 美国次级债危机对中国的启示第70-80页
   ·中国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必要性第70-72页
     ·提高居民拥有住房率第70-71页
     ·促进银行资产负责管理效率第71页
     ·完善金融市场结构,丰富投资品种第71-72页
   ·中美背景环境对比及中国的约束条件第72-75页
     ·信用体系问题第73页
     ·金融体系的完备性问题第73-74页
     ·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第74-75页
   ·防范风险的对策建议第75-80页
     ·明确政府职能,完善市场定价机制第75-77页
     ·信用体系建设第77-78页
     ·法律制度建设第78页
     ·加强有效监管第78-79页
     ·深入理论研究第79-80页
6 结语第80-82页
   ·结论第80页
   ·本文的后续研究及不足之处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5页
后记第85-86页
致谢第86-87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下一篇:农户联保贷款在我国特定背景下的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