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言 | 第7-11页 |
第一章 人的书写的流变 | 第11-25页 |
第一节 第一阶段散文:自我心灵的真诚坦露 | 第11-15页 |
一、自我的回归 | 第11-12页 |
二、自我形象特征 | 第12-14页 |
三、模仿借鉴中的突破 | 第14-15页 |
第二节 第二阶段散文:商州人情的广泛描绘 | 第15-19页 |
一、商州的发现 | 第15-17页 |
二、广泛的人物形象 | 第17-18页 |
三、地域视域中的艺术反思 | 第18-19页 |
第三节 第三阶段散文:现代人性的深入思考 | 第19-23页 |
一、“乡下人”的城市视角 | 第20-21页 |
二、现代人性的揭示 | 第21-22页 |
三、时代变化中的理性思考 | 第22-23页 |
小结:小说家散文——对“人”的关注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民族形式探索的流变 | 第25-37页 |
第一节 第一阶段散文:禅宗意境的营造 | 第25-28页 |
一、以主观心灵感悟自然 | 第25-26页 |
二、意境美 | 第26-27页 |
三、在禅宗意境中寻求内心平和 | 第27-28页 |
第二节 第二阶段散文:神秘主义的渲染 | 第28-31页 |
一、传统文化的隐秘表达 | 第28-29页 |
二、神秘主义的表现 | 第29-30页 |
三、众说纷纭中的神秘主义 | 第30-31页 |
第三节 第三阶段散文:佛缘思想的阐释 | 第31-35页 |
一、佛性根底 | 第31-33页 |
二、佛缘思想 | 第33-34页 |
三、民间宗教精神的展现 | 第34-35页 |
小结:民族形式的有效探索 | 第35-37页 |
第三章 散文创作矛盾心态的流变 | 第37-50页 |
第一节 第一阶段散文:理想的追寻与现实的逃避 | 第37-40页 |
一、理想的追寻 | 第37-38页 |
二、现实的逃避 | 第38-39页 |
三、矛盾的引发 | 第39-40页 |
第二节 第二阶段散文:对传统文明的迷恋与对现代文明的渴求 | 第40-43页 |
一、传统文明的迷恋 | 第40-41页 |
二、现代文明的渴求 | 第41-42页 |
三、矛盾的引发 | 第42-43页 |
第三节 第三阶段散文:“大散文”趋势与“小趣味”倾向 | 第43-47页 |
一、“大散文”趋势 | 第43-45页 |
二、“小趣味”倾向 | 第45-46页 |
三、矛盾的引发 | 第46-47页 |
小结:文化选择的困境 | 第47-50页 |
结语:散文向何处去? | 第50-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一) 作品类 | 第54页 |
(二) 专著、文集类 | 第54-55页 |
(三) 论文、文章类 | 第55-57页 |
附录:贾平凹散文作品要目 | 第57-60页 |
后记 | 第60-6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