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9页 |
资料和方法 | 第9-34页 |
1 研究对象 | 第9-11页 |
·受试者来源 | 第9页 |
·诊断标准 | 第9-10页 |
·纳入标准 | 第10页 |
·排除标准 | 第10页 |
·剔除标准 | 第10-11页 |
·脱落标准及处理 | 第11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试验方法 | 第11-12页 |
·操作方法 | 第12页 |
·观察指标 | 第12-13页 |
·观察指标时间 | 第13页 |
·数据管理 | 第13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13-14页 |
3 结果 | 第14-33页 |
·三组基线情况比较 | 第14-15页 |
·试验结果 | 第15-33页 |
4 典型病例 | 第33-34页 |
讨论 | 第34-52页 |
1 痛经古代文献记载及治疗 | 第34-35页 |
2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认识及治疗 | 第35-38页 |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的认识 | 第35-37页 |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 | 第37-38页 |
3 试验选穴及补泻方法依据 | 第38-43页 |
4 试验结果分析及探讨 | 第43-45页 |
·VAS值变化情况对比分析 | 第43-44页 |
·CMSS值变化情况对比分析 | 第44-45页 |
5 从经络学理论探讨本试验所选穴位治疗原发性痛经作用机理 | 第45-46页 |
6 初步探讨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时效关系 | 第46-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综述 | 第56-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详细摘要 | 第65-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