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文献综述 | 第9-2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27-29页 |
第二章 野外群落考察及栽培样区布置 | 第29-39页 |
第一节 基于TCMGIS系统的样区选择 | 第29-33页 |
第二节 近地摄影技术在样方调查中的应用 | 第33-37页 |
第三节 栽培样地设计 | 第37-39页 |
第三章 甘草样地环境因子分析 | 第39-59页 |
第一节 基于TCMGIS系统的气象因子分析 | 第39-43页 |
第二节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 第43-45页 |
第三节 土壤中无机元素分析 | 第45-49页 |
第四节 Biolog方法对甘草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应用评价 | 第49-59页 |
第四章 基于ISSR的甘草植物遗传背景研究 | 第59-69页 |
第一节 不同产地野生甘草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59-64页 |
第二节 不同产地栽培甘草遗传背景分析 | 第64-69页 |
第五章 遗传与环境因子对甘草植物形态学指标的影响评价 | 第69-75页 |
第一节 甘草植物形态学指标测定 | 第69-73页 |
第二节 遗传与环境因子对甘草植物形态学指标影响分析 | 第73-75页 |
第六章 土壤环境与药材无机元素相关性研究 | 第75-83页 |
第一节 甘草药材无机元素谱建立 | 第75-80页 |
第二节 药材与土壤无机元素相关性分析 | 第80-83页 |
第七章 遗传与环境因子对甘草药材有效成分影响评价 | 第83-95页 |
第一节 甘草药材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建立 | 第83-90页 |
第二节 甘草药材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结果分析 | 第90-93页 |
第三节 遗传与环境因子对甘草药材有效成分影响 | 第93-95页 |
第八章 基于红外分析技术的甘草生态学研究 | 第95-105页 |
第一节 甘草药材红外分析实验方法的建立 | 第95-97页 |
第二节 不同产地野生甘草样品红外光谱分析 | 第97-101页 |
第三节 不同产地栽培甘草样品红外光谱分析 | 第101-105页 |
第九章 结果与讨论 | 第105-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7页 |
致谢 | 第117-119页 |
作者简介 | 第119-121页 |
附图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