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火力发电、热力发电论文

热电联产 火用 分析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热电联产的研究及发展趋势第10-14页
     ·热电联产的主要形式第10-11页
     ·热电联产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第11-14页
   ·的提出及定义第14-15页
     ·概念的提出及发展第14-15页
     ·的定义第15页
   ·热力学分析方法及优缺点第15-16页
   ·分析法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第16-18页
     ·国外的研究进展第16-17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8页
   ·本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工作第18-19页
第二章 分析的理论依据第19-23页
   ·工程分析通用模型和平衡方程第19-21页
   ·分析的一般步骤第21页
   ·分析的评定准则第21-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凝汽式发电厂的分析第23-43页
   ·1#机组热力系统简介第23-24页
   ·能量分析的数学模型第24-26页
     ·锅炉设备第24页
     ·管道第24-25页
     ·汽轮机设备第25页
     ·汽轮机输出环节第25页
     ·发电机第25-26页
   ·基础参数的确定第26-27页
     ·基态的确定第26页
     ·各状态点值的计算第26页
     ·燃料的计算第26-27页
   ·各设备及系统的损数学模型第27-32页
     ·锅炉设备损失第28-29页
     ·蒸汽管道损失第29页
     ·汽轮机装置损失第29-32页
   ·设备的分析评定准则第32-33页
     ·各设备的效率第32-33页
     ·各设备损率损系数第33页
   ·凝汽式电厂变工况热力学分析第33-34页
   ·热力系统的结果分析第34-42页
     ·能量利用率与效率的比较第34页
     ·额定工况分析结果第34-42页
       ·改变主蒸汽温度对各设备的影响第35-38页
       ·改变主蒸汽压力对各设备的影响第38-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抽汽式热电联产系统的分析第43-50页
   ·改造方案第43-44页
   ·抽汽式热电厂损数学模型第44-45页
   ·抽汽式热电联产能量分析数学模型第45-46页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46-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背压式热电联产系统的分析第50-59页
   ·背压式热电联产以及凝汽式电厂的系统图第50-51页
   ·背压式热电联产及凝汽式电厂能量分析数学模型第51-52页
   ·背压式热电联产及凝汽式电厂分析数学模型第52-53页
   ·凝汽式电厂与背压式热电联产的比较第53-57页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六章 锅炉分析及节能措施第59-66页
   ·锅炉的能量分析方程第59-60页
   ·锅炉的白箱分析模型的建立第60页
   ·锅炉损的数学模型第60-61页
     ·锅炉的外部损失第60-61页
     ·锅炉的内部损失第61页
     ·锅炉的损率第61页
   ·锅炉的效率第61-62页
   ·计算实例第62-63页
   ·计算结果讨论和节能潜力分析第63-65页
     ·分析结果和能量分析结果的比较第63页
     ·锅炉热效率的提高途径第63-64页
     ·锅炉效率的提高途径第64-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七章 汽轮机装置的分析第66-72页
   ·汽轮机热力系统的单元划分第66页
   ·汽轮机损数学模型第66-68页
   ·计算结果第68-69页
   ·结果讨论第69-71页
     ·凝汽单元的改造第69-70页
     ·除氧器的改造第70页
     ·低压加热器的改造第70-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八章 结论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附录 各加热器进出口工质热力参数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概念格相关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