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计算机仿真论文

基于IMS架构的PSTN/ISDN仿真子系统的设计方案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4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研究目的第12页
   ·论文结构第12-13页
   ·本章小结第13-14页
第二章 研究电路交换网络的实现原理第14-21页
   ·PSTN/ISDN 网络概况第14-21页
     ·呼叫处理过程第15-16页
     ·编号方案第16页
     ·NO.7 信令第16-18页
     ·智能网第18-20页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三章 研究基于IMS 的电路交换网络技术第21-44页
   ·IMS 由来第21页
   ·MS 的特点第21-22页
   ·IMS 技术标准化组织第22-23页
   ·IMS 与软交换的比较第23-24页
   ·IMS 网络架构第24-28页
     ·控制层功能第25-26页
     ·传输与接入层功能第26-27页
     ·应用层第27-28页
   ·PSTN/ISDN 仿真子系统相关的功能模块接口关系第28-30页
   ·SIP 协议及其扩展第30-34页
     ·SIP 协议体系结构第32-33页
     ·PSTN/ISDN 仿真呼叫流程第33-34页
     ·SIP 协议扩展方式第34页
   ·SIGTRAN 协议第34-38页
     ·M2UA第35页
     ·M2PA第35-36页
     ·M3UA第36页
     ·流控传输协议(SCTP)第36-37页
     ·NO.7 信令网节点与IMS 网的互通第37-38页
   ·DIAMETER 协议第38-39页
   ·COPS 协议第39-40页
   ·H.248 协议第40页
   ·IMS 网络与电路交换网络的互通第40-43页
     ·IMS 网络直接接入传统话机的通信第41-42页
     ·IMS 网络与PSTN/ISDN 网络的通信第42-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基于IMS 的电路交换网络的实现方案第44-80页
   ·系统设计第44-45页
   ·编址方案第45-48页
     ·公共用户身份第46页
     ·私有用户身份第46-47页
     ·网络地址第47页
     ·用户身份标识和网络地址之间的关系第47页
     ·与PSTN/ISDN 网络互通的编址方案第47页
     ·与传统终端直接互通的编址方案第47页
     ·与SIP 终端互通的编址方案第47-48页
   ·设备方案的实现第48-56页
     ·服务控制系统第48-50页
     ·网关设备第50-51页
     ·路由交换设备第51-52页
     ·接入控制系统第52-53页
     ·资源调度与控制系统第53-55页
     ·智能业务提供系统第55-56页
   ·会话流程的实现第56-72页
     ·传统终端的接入认证第57-58页
     ·IP 传统终端的IP 地址分配第58页
     ·传统终端的注册流程第58-59页
     ·SIP 终端呼叫传统终端的会话第59-62页
     ·传统终端呼叫SIP 终端会话第62-63页
     ·传统终端之间的会话第63-65页
     ·PSTN/ISDN 终端呼叫 SIP 终端会话第65-66页
     ·SIP 终端呼叫PSTN/ISDN 终端的会话第66-68页
     ·PSTN/ISDN 终端之间的会话第68-69页
     ·PSTN/ISDN 终端呼叫传统终端的会话第69-70页
     ·传统终端呼叫PSTN/ISDN 终端的会话第70-71页
     ·800 业务第71-72页
   ·测试和验证第72-77页
     ·试验环境第72-74页
     ·试验内容第74-77页
     ·试验结论第77页
   ·兼容演进的过程第77-79页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五章 结论第80-82页
致谢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4页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4-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装备装配制造执行软件系统的设计
下一篇:基于.net技术的怀化职院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