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能量地震反应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4-19页 |
·选择地震波输入或设计地震动参数 | 第14-15页 |
·结构地震反应的能量分析方法 | 第15-17页 |
·结构性能参数和损伤指标与能量的关系 | 第17-18页 |
·基于能量分析的具体设计方法 | 第18-19页 |
·本文内容要点及安排 | 第19-21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 | 第19页 |
·本文内容安排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地震作用下结构能量反应基本原理 | 第21-38页 |
·能量反应方程 | 第21-25页 |
·单自由度体系输入能量计算方法 | 第21-24页 |
·多自由度体系输入能量计算方法 | 第24-25页 |
·结构恢复力模型 | 第25-27页 |
·质量矩阵和阻尼矩阵 | 第27-28页 |
·质量矩阵 | 第27页 |
·阻尼矩阵 | 第27-28页 |
·地震波的选取 | 第28-30页 |
·非线性地震能量反应分析的步骤 | 第30页 |
·分析软件 | 第30-32页 |
·算例分析 | 第32-38页 |
第三章 滞回耗能分布特征分析 | 第38-52页 |
·概述 | 第38页 |
·模型介绍 | 第38-40页 |
·总能量反应分析 | 第40-41页 |
·滞回耗能在楼层、梁柱间的分布特征 | 第41-47页 |
·滞回耗能在梁柱间的时程分布 | 第42-46页 |
·滞回耗能在楼层间的分布特征 | 第46-47页 |
·滞回耗能在层间的时程分布特点 | 第47-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总输入能分配及单位质量能量反应初步研究 | 第52-62页 |
·概述 | 第52-53页 |
·地震动输入及相关强度指标初步分析 | 第53-56页 |
·总输入能在滞回耗能与阻尼耗能之间的分配 | 第56-59页 |
·单位质量能量反应分析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主要结论 | 第62页 |
·工作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