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串并联补偿式UPS电源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绪论 | 第11-17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UPS的分类 | 第12-14页 |
| ·后备式 | 第12页 |
| ·在线互动式 | 第12-13页 |
| ·变换在线式 | 第13页 |
| ·串并联补偿式 | 第13-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 ·UPS控制技术 | 第15-16页 |
|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2 串并联补偿式UPS的结构及特性分析 | 第17-24页 |
| ·串并联补偿式UPS的拓扑结构 | 第17页 |
| ·串并联补偿式UPS的工作状态分析 | 第17-20页 |
| ·串并联补偿式UPS对基波电压和无功电流的补偿 | 第17-18页 |
| ·变换器的工作状态与功率平衡 | 第18-20页 |
| ·三相串并联补偿式UPS的数学模型 | 第20-24页 |
| ·Delta变换器 | 第20-22页 |
| ·主变换器 | 第22-23页 |
| ·蓄电池环节 | 第23-24页 |
| 3 串并联补偿式UPS的控制策略 | 第24-45页 |
| ·控制策略概述 | 第24页 |
| ·Delta变换器的控制策略 | 第24-35页 |
| ·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 | 第26-32页 |
| ·基于瞬时无功理论的检测方法 | 第32-35页 |
| ·主变换器的控制策略 | 第35-45页 |
| ·重复控制 | 第36-42页 |
| ·UPS的数字锁相、鉴相与换相技术 | 第42-45页 |
| 4 系统的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45-54页 |
| ·串并联补偿式UPS的仿真模型 | 第45-46页 |
| ·仿真研究 | 第46-54页 |
| ·仿真参数的选取 | 第46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6-54页 |
| 5 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54-60页 |
| ·TMS320LF2407 | 第54-55页 |
| ·智能功率模块IPM驱动电路设计 | 第55-56页 |
| ·DSP辅助电路设计 | 第56-60页 |
| ·DSP供电电路 | 第56页 |
| ·交流电压采样电路 | 第56-57页 |
| ·交流电流采样电路 | 第57页 |
| ·交流电压过零点检测电路 | 第57-58页 |
| ·蓄电池电压采样电路 | 第58页 |
| ·辅助电源 | 第58-60页 |
| 6 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60-67页 |
| ·主程序 | 第60页 |
| ·SVPWM中断服务子程序 | 第60-64页 |
| ·PI闭环程序 | 第61-62页 |
| ·重复控制程序 | 第62-63页 |
| ·SVPWM的程序设计 | 第63-64页 |
| ·数字锁相、鉴相和换相中断服务子程序 | 第64-65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5-67页 |
| 结论 | 第67-68页 |
| 1. 工作总结 | 第67页 |
| 2. 存在的不足及工作展望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作者简介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