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4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21页 |
·高级氧化技术(AOPs) | 第9-12页 |
·溴酸盐生成的机理 | 第12-13页 |
·溴酸盐生成的影响因素 | 第13-15页 |
·溴酸盐的控制方法 | 第15-21页 |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1-24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4-32页 |
·仪器设备 | 第24页 |
·试剂药品 | 第24-25页 |
·原水水质 | 第25-26页 |
·实验装置 | 第26-28页 |
·静态实验装置 | 第26-27页 |
·动态实验装置 | 第27-28页 |
·检测项目及方法 | 第28-32页 |
·液相中臭氧浓度的检测 | 第28-29页 |
·气相中臭氧浓度的检测 | 第29页 |
·溴酸盐和溴离子的检测 | 第29-30页 |
·羟基自由基的检测 | 第30页 |
·有机指标的检测 | 第30-32页 |
第3章 黄河水臭氧消耗特性与溴酸盐生成特性研究 | 第32-50页 |
·含溴水的臭氧消耗特性 | 第32-38页 |
·去离子水配水的臭氧消耗特性 | 第32-34页 |
·黄河水的臭氧消耗特性 | 第34-38页 |
·含溴水的溴酸盐生成特性 | 第38-42页 |
·去离子水配水的溴酸盐生成特性 | 第38-40页 |
·黄河水的溴酸盐生成特性 | 第40-42页 |
·黄河水的溴酸盐生成机理 | 第42-48页 |
·臭氧化过程中羟基自由基与臭氧浓度比 | 第42-44页 |
·黄河水的溴酸盐生成途径 | 第44-48页 |
·小结 | 第48-50页 |
第4章 H_20_2/0_3高级氧化抑制溴酸盐生成的机理研究 | 第50-60页 |
·不同H_20_2/0_3 比例对溴酸盐抑制效果的影响 | 第50-52页 |
·H_20_2/0_3 高级氧化抑制溴酸盐生成的机理 | 第52-59页 |
·反应结束后溴离子剩余量的变化 | 第52页 |
·反应过程中Rct 的变化 | 第52-55页 |
·反应过程中溴酸盐生成路径的变化 | 第55-57页 |
·反应过程中CODMn 的变化 | 第57-58页 |
·H_20_2/0_3 存在最佳比例的原因 | 第58-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H_20_2/0_3高级氧化抑制溴酸盐生成的动态实验研究 | 第60-70页 |
·操作条件 | 第60-62页 |
·不同臭氧投量对溴酸盐抑制效果的影响 | 第62-63页 |
·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对溴酸盐抑制效果的影响 | 第63-64页 |
·有机物的去除 | 第64-66页 |
·COD_(Mn) 的去除 | 第64-65页 |
·UV_(254) 的去除 | 第65-66页 |
·H_20_2/0_3 高级氧化工艺的成本核算 | 第66-67页 |
·小结 | 第67-70页 |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建议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