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祛邪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5例临床观察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2-18页 |
1 西医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 | 第12-13页 |
·流行病学 | 第12页 |
·糖尿病肾病病理 | 第12页 |
·糖尿病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第12-13页 |
·糖尿病肾病的分期及自然病程 | 第13页 |
·糖尿病肾病的防治 | 第13页 |
2 祖国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 | 第13-17页 |
·病名及源流 | 第13-14页 |
·现代中医药关于DN的研究 | 第14-17页 |
·病因病机方面 | 第14页 |
·治疗进展 | 第14-17页 |
3 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部分 临床观察 | 第18-29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研究对象 | 第18-19页 |
·样本来源 | 第18页 |
·诊断标准 | 第18-19页 |
·纳入标准 | 第19页 |
·排除标准 | 第19页 |
·剔除标准 | 第19页 |
·样本含量的估计 | 第19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分组 | 第19页 |
·干预措施 | 第19-20页 |
·临床观察项目 | 第20页 |
·临床症状 | 第20页 |
·生化检测项目 | 第20页 |
·血压及BMI测定 | 第20页 |
·中医症状总疗效判定标准 | 第20页 |
·疗效判定标准 | 第20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页 |
3 统计分析与研究结果 | 第20-29页 |
·一般资料 | 第20页 |
·临床资料 | 第20-26页 |
·性别分布 | 第20-22页 |
·年龄分布 | 第22页 |
·糖尿病病程分布 | 第22-23页 |
·糖尿病肾病病程 | 第23页 |
·治疗前两组血压情况 | 第23页 |
·治疗前两组BMI情况 | 第23页 |
·治疗前两组血糖情况 | 第23页 |
·治疗前两组肾功能情况 | 第23-24页 |
·治疗前两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情况 | 第24页 |
·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体征情况 | 第24页 |
·两组六经辨证分布情况 | 第24页 |
·两组降糖方案比较 | 第24-25页 |
·两组相关病史情况 | 第25页 |
·两组吸烟史情况 | 第25-26页 |
·治疗结果 | 第26-29页 |
·扶正祛邪方对血压的影响 | 第26页 |
·扶正祛邪方对BMI的影响 | 第26页 |
·扶正祛邪方对糖代谢的影响 | 第26-27页 |
·扶正祛邪方对肾功能的影响 | 第27页 |
·扶正祛邪方对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的影响 | 第27-28页 |
·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 | 第28页 |
·治疗后中医症状疗效判定 | 第28页 |
·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的疗效判定 | 第28页 |
·安全性观察 | 第28-29页 |
第三部分 分析和讨论 | 第29-35页 |
1 早期糖尿病性肾病的西医常规治疗 | 第29-30页 |
·基础治疗 | 第29-30页 |
·降血糖治疗 | 第30页 |
·降血压治疗 | 第30页 |
·血脂异常的治疗 | 第30页 |
2 扶正祛邪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探讨 | 第30-35页 |
·目前的中医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概况 | 第30页 |
·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六经辨证分布 | 第30-31页 |
·扶正祛邪方的方药探讨 | 第31-32页 |
·疗效及机理分析 | 第32-33页 |
·对血压的影响 | 第32页 |
·对体重指数(BMI)的影响 | 第32页 |
·对糖代谢的影响 | 第32页 |
·对肾功能的影响 | 第32页 |
·对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的影响 | 第32-33页 |
·对中医症状的影响 | 第33页 |
·结论 | 第33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33-35页 |
·问题 | 第33页 |
·展望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附录 | 第38-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