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企业间借贷合同效力认定概述 | 第12-26页 |
第一节 我国对企业间借贷合同效力认定的现状 | 第12-19页 |
一、企业间借贷合同的种类及特点 | 第12-17页 |
二、企业间借贷合同效力认定的司法实务现状 | 第17-19页 |
第二节 我国关于企业间借贷合同效力认定的法律规定探析 | 第19-23页 |
一、否定企业间借贷合同有效的部门规章及其它规范性文件规定 | 第19-21页 |
二、效力认定趋于缓和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规范性文件规定 | 第21-23页 |
第三节 各国及地区关于企业间借贷合同效力认定的比较法探析 | 第23-26页 |
一、日本关于企业间借贷合同认定有效的相关法律规定 | 第23页 |
二、德国关于企业间借贷合同认定有效的相关法律规定 | 第23-24页 |
三、美国关于企业间借贷合同认定有效的相关法律规定 | 第24页 |
四、我国台湾地区关于企业间借贷合同认定有效的相关法律规定 | 第24-26页 |
第二章 企业间借贷合同效力认定的重新思考 | 第26-39页 |
第一节 企业间借贷合同认定有效的理论依据 | 第26-32页 |
一、对判决适用合同法第52 条第(五)项认定无效的质疑 | 第26-28页 |
二、合同意思自治原则在企业间借贷合同效力中的体现 | 第28-29页 |
三、企业借贷私法自治领域内国家强制的限制 | 第29-30页 |
四、法治市场经济的公平与效率原则依据 | 第30-32页 |
第二节 企业间借贷合同认定有效的现实社会要求 | 第32-39页 |
一、有关政策及立法方面认定公司间借贷合同有效 | 第32-33页 |
二、非公司制的中小企业间借贷合同认定有效的现实需求 | 第33-36页 |
三、与民间借贷相比应认定企业间借贷合同有效 | 第36-39页 |
第三章 企业间借贷合同认定有效后的市场风险防范 | 第39-52页 |
第一节 企业间借贷合同认定有效后的风险防范必要性 | 第39-41页 |
第二节 企业间借贷合同有效认定的风险预防措施 | 第41-47页 |
第三节 企业间借贷合同有效认定的风险防范监管措施 | 第47-52页 |
第四章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