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 生物信息学 | 第11-12页 |
·什么是生物信息学 | 第11-12页 |
·生物信息学与人类基因组计划 | 第12页 |
2 生物信息学相关理论简介 | 第12-16页 |
·核酸序列分析 | 第12-14页 |
·分子进化分析 | 第14-16页 |
3 生物信息学平台和软件 | 第16-17页 |
·生物信息学平台 | 第16-17页 |
·生物信息学工具软件 | 第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7-19页 |
第二章 预备知识 | 第19-32页 |
1 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 | 第19-24页 |
·核酸(nucleic acid)的定义 | 第19页 |
·核酸的组成 | 第19-20页 |
·核酸的结构 | 第20-22页 |
·基因 | 第22页 |
·重组 | 第22-23页 |
·基因突变 | 第23-24页 |
·CpG岛 | 第24页 |
2 重复序列 | 第24-25页 |
3 小波分析基础 | 第25-28页 |
4 人类X染色体回文序列 | 第28-29页 |
5 本文研究计划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第三章 X染色体回文序列对称性分析 | 第32-42页 |
1 引言 | 第32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32-33页 |
3 结果分析 | 第33-39页 |
·回文序列基本情况 | 第33-34页 |
·回文序列突变情况 | 第34-36页 |
·相邻碱基对突变的影响 | 第36-39页 |
4 结束语 | 第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第四章 人类和黑猩猩X染色体回文序列的 | 第42-53页 |
1 引言 | 第42-43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43-44页 |
3 结论 | 第44-49页 |
·X-回文序列GC含量分布曲线 | 第44-45页 |
·X回文序列在进化过程中的突变不对称性 | 第45-47页 |
·突变模式与序列成分的进化 | 第47-49页 |
4 讨论 | 第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第五章 X染色体回文序列的DNA游走分析 | 第53-68页 |
1 引言 | 第53-54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54-56页 |
3 结论 | 第56-62页 |
·DNA游走模式 | 第56-58页 |
·回文序列中的长程关联性的生物意义 | 第58-60页 |
·小波分析回文序列的DNA游走 | 第60-62页 |
4 由人类和黑猩猩回文序列推断出的系统进化关系 | 第62-63页 |
5 讨论 | 第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第六章 MAGEA/CSAG-回文序列的对称性突变与基因进化关系研究 | 第68-80页 |
1 引言 | 第68-69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69页 |
3 结果分析 | 第69-75页 |
·回文的基本状况 | 第69-70页 |
·序列之间的相似性 | 第70-71页 |
·对称性突变与基因进化 | 第71-73页 |
·回文序列的对称性突变谱 | 第73-75页 |
4 讨论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80-82页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附录 | 第84-88页 |
1 物种间回文序列的边界比较 | 第84-86页 |
·人类回文序列(h-XP)与黑猩猩回文序列(c-XP)的外边界1比对(CLUSTAL2.0.7 multiple sequence alignment) | 第84页 |
·人类回文序列(h-XP)与黑猩猩回文序列(c-XP)的外边界2比对 | 第84-85页 |
·人类回文序列(h-XP)与黑猩猩回文序列(c-XP)的内边界1比对 | 第85页 |
·人类回文序列(h-XP)与黑猩猩回文序列(c-XP)的内边界2比对 | 第85-86页 |
2 Matlab程序源码 | 第86-88页 |
3 NXF2-回文序列上的高/低GC区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