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干支流汇合口水沙特性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6页 |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长江上游汇合口特性及碍航特征 | 第17-28页 |
| ·长江上游汇合口交汇形式及重新分类 | 第17-20页 |
| ·长江上游汇合口碍航成因分析 | 第20-24页 |
| ·沱江与长江汇合口概况 | 第24-28页 |
| 第三章 模型制作及验证 | 第28-47页 |
| ·试验研究的目的 | 第28页 |
| ·模型设计与制作 | 第28-33页 |
| ·定床模型验证 | 第33-42页 |
| ·动床模型验证 | 第42-47页 |
| 第四章 汇合口水流结构 | 第47-87页 |
| ·试验方案 | 第47-49页 |
| ·水面线分布 | 第49-53页 |
| ·流速分布 | 第53-70页 |
| ·水流紊动分析 | 第70-86页 |
| ·上游水利枢纽建成后对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 | 第86-87页 |
| 第五章 汇合口河床冲淤变形 | 第87-96页 |
| ·试验方案 | 第87-89页 |
| ·向家坝泄洪后汇合口冲淤变化 | 第89-92页 |
| ·不同流量组合时汇合口冲淤变化 | 第92-96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6-98页 |
| ·主要结论 | 第96-97页 |
| ·问题与展望 | 第97-98页 |
| 致谢 | 第98-99页 |
| 参考文献 | 第99-103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