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联盟知识产权风险评价与防范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2章 产学研联盟知识产权风险基本理论 | 第16-24页 |
·产学研联盟概述 | 第16-21页 |
·产学研联盟的涵义 | 第16-18页 |
·产学研联盟的主体 | 第18-19页 |
·产学研联盟的生命周期 | 第19-21页 |
·产学研联盟知识产权风险概述 | 第21-24页 |
·产学研联盟知识产权风险涵义 | 第21-22页 |
·产学研联盟知识产权风险特征 | 第22-24页 |
第3章 产学研联盟知识产权风险识别与分析 | 第24-32页 |
·产学研联盟知识产权风险识别 | 第24-28页 |
·产学研联盟准备阶段的知识产权风险 | 第24-25页 |
·产学研联盟运行阶段的知识产权风险 | 第25-27页 |
·产学研联盟结束阶段的知识产权风险 | 第27-28页 |
·产学研联盟知识产权风险来源 | 第28-32页 |
·产学研联盟外部知识产权风险因素 | 第28-29页 |
·产学研联盟内部知识产权风险因素 | 第29-32页 |
第4章 产学研联盟知识产权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32-49页 |
·产学研联盟知识产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32-38页 |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32-33页 |
·指标体系的初步确定 | 第33-35页 |
·指标体系的综合设定 | 第35-38页 |
·产学研联盟知识产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 | 第38-42页 |
·数据调研 | 第38页 |
·指标体系的效度检验 | 第38-41页 |
·指标体系的最终确定 | 第41-42页 |
·产学研联盟知识产权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42-49页 |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42-44页 |
·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 第44-46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 | 第46-47页 |
·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47-49页 |
第5章 产学研联盟知识产权风险防范 | 第49-57页 |
·产学研联盟知识产权风险防范的总体框架 | 第49-53页 |
·知识产权风险识别体系 | 第49-50页 |
·知识产权风险预控体系 | 第50-51页 |
·知识产权风险防范体系 | 第51-53页 |
·产学研联盟知识产权风险的防范对策 | 第53-57页 |
·联盟准备阶段的知识产权风险防范 | 第53-54页 |
·联盟运行阶段的知识产权风险防范 | 第54-56页 |
·联盟结束阶段的知识产权风险防范 | 第56-5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研究的结论 | 第57页 |
·研究的展望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附录 产学研联盟知识产权风险调查问卷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