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引言 | 第8-14页 |
·小麦穗发芽的危害 | 第8页 |
·影响小麦穗发芽的因素 | 第8-12页 |
·种皮颜色 | 第8-9页 |
·籽粒吸水速率 | 第9页 |
·内源激素 | 第9-10页 |
·酚类物质 | 第10页 |
·酶活性 | 第10-11页 |
·穗发芽的遗传机理 | 第11-12页 |
·PPO(PPO)分布 | 第12页 |
·PPO 生理特性、诱导 | 第12-13页 |
·PPO 与小麦品质的关系 | 第13页 |
·该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13-1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4-16页 |
·供试材料 | 第14页 |
·抗穗发芽筛选材料和穗发芽指标研究材料 | 第14页 |
·小麦穗发芽遗传分析材料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田间试验 | 第14页 |
·PPO 活性检测方法 | 第14-15页 |
·穗发芽率测定方法 | 第15页 |
·主要仪器 | 第15页 |
·试剂药品 | 第15页 |
·溶液的配置 | 第15页 |
·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 | 第15-1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6-26页 |
·小麦PPO 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 | 第16页 |
·小麦种资材料PPO 活性与穗发芽相关性 | 第16页 |
·小麦杂种后代PPO 活性和穗发芽相关性 | 第16页 |
·小麦种质材料穗发芽率与小麦PPO 活性的变异 | 第16-18页 |
·小麦种质材料穗发芽率的变异及抗穗发芽种质筛选 | 第16-17页 |
·小麦种质材料PPO 活性的变异及抗穗发芽种质选择 | 第17-18页 |
·小麦PPO 活性和穗发芽率的配合力分析 | 第18-23页 |
·小麦杂交组合PPO 活性和穗发芽的方差分析 | 第18-19页 |
·小麦PPO 活性的配合力方差分析 | 第19页 |
·小麦PPO 活性配合力效应分析 | 第19-21页 |
·小麦穗发芽率的配合力方差分析 | 第21-22页 |
·小麦穗发芽率配合力效应分析 | 第22-23页 |
·小麦穗发芽的遗传参数估计 | 第23-26页 |
·PPO 活性遗传参数估计 | 第24页 |
·穗发芽率遗传参数估计 | 第24-26页 |
4 讨论 | 第26-29页 |
·PPO 活性检测的方法 | 第26页 |
·PPO 活性与穗发芽率关系 | 第26-27页 |
·穗发芽的遗传特点 | 第27-28页 |
·进一步工作设想 | 第28-29页 |
5 结论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5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35-36页 |
附录 | 第36-42页 |
作者简历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