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6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主要概念界定 | 第21-24页 |
·双师型教师 | 第21-22页 |
·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 | 第22-24页 |
·研究方法、思路及基本框架 | 第24-26页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 第26-38页 |
·绩效考核理论 | 第26-30页 |
·目标管理理论MBO(Management by objective) | 第27-28页 |
·关键绩效指标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 第28页 |
·平衡记分卡BSC(Balanced Score card) | 第28-30页 |
·主要的激励理论 | 第30-33页 |
·内容型激励理论 | 第30-32页 |
·过程型激励理论 | 第32-33页 |
·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理论 | 第33-37页 |
·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的概念 | 第33-34页 |
·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特点 | 第34-36页 |
·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内容 | 第36页 |
·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的现实意义 | 第36-37页 |
·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37-38页 |
第3章 衡阳财经职业学院"双师型"教师现行绩效考核现状 | 第38-46页 |
·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概况、组织架构和人员结构 | 第38-40页 |
·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概况 | 第38-39页 |
·学院组织架构 | 第39页 |
·学院人员结构 | 第39-40页 |
·衡阳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双师型"教师绩效考核内容 | 第40-41页 |
·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双师型"教师绩效考核主体和方法 | 第41-42页 |
·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双师型"教师绩效考核程序 | 第42-43页 |
·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双师型"教师绩效考核问题及问题原因分析 | 第43-46页 |
第4章 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双师型"教师绩效考核的改进 | 第46-61页 |
·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绩效考核体设计目标和设计原则 | 第46-47页 |
·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目标 | 第46页 |
·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绩效考核体系设计原则 | 第46-47页 |
·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 | 第47-49页 |
·设定一个总的指标 | 第48页 |
·设定若干个分指标 | 第48页 |
·设定各项工作的工作量与教学工作量之间的转换系数 | 第48-49页 |
·指标的数量评价与质量评价 | 第49页 |
·绩效考核实施过程 | 第49-53页 |
·专家资格认定 | 第50页 |
·专家咨询过程 | 第50页 |
·建立层次结构 | 第50页 |
·建立判断矩阵 | 第50-52页 |
·绩效考核指标的考核内容 | 第52页 |
·综合评价的得分 | 第52-53页 |
·实证分析 | 第53-55页 |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 第53页 |
·利用AHP方法确定各层次指标的权重 | 第53-54页 |
·一致性检验 | 第54页 |
·综合得分值计算 | 第54-55页 |
·与原有考核方式的比较 | 第55-56页 |
·确保绩效考核顺利实施的相关措施 | 第56-61页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1-64页 |
·结论 | 第61页 |
·展望 | 第61-64页 |
·提高"双师型"教师绩效考核价值主体的认识 | 第61页 |
·构建科学合理的"双师型"教师绩效考核体系 | 第61-62页 |
·仔细筹划"双师型"教师绩效考核的过程 | 第62页 |
·减少造成偏差的潜在因素 | 第62页 |
·正确使用评教结果 | 第62-63页 |
·努力开拓"双师型"教师绩效考核新渠道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及目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