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间砂岩油藏精细地质建模--以王场油田北区为例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19页 |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地质建模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盐间砂岩油藏储层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研究工区地质概况 | 第19-25页 |
·王场油田北区地质概况 | 第19-22页 |
·构造特征及圈闭类型 | 第19-20页 |
·地层特征 | 第20-21页 |
·沉积特征 | 第21页 |
·储层特征 | 第21页 |
·流体性质 | 第21-22页 |
·王场油田北区开发历程和现状 | 第22-25页 |
·开发历程 | 第22页 |
·开发现状 | 第22-23页 |
·主要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第三章 盐间砂岩油藏储层建筑结构模式 | 第25-38页 |
·盐间砂体油藏的特殊性 | 第25-27页 |
·构造特征 | 第25-26页 |
·沉积特征 | 第26页 |
·王场油田北区沉积微相类型 | 第26-27页 |
·储层建筑结构划分 | 第27-30页 |
·储层的层次性 | 第27-28页 |
·沉积界面的划分 | 第28页 |
·构型要素特征 | 第28-30页 |
·盐间砂岩油藏砂体建筑结构模式 | 第30-38页 |
·建筑结构剖面组合样式 | 第31-35页 |
·建筑结构平面样式 | 第35-36页 |
·盐间砂岩油藏砂体建筑结构特征 | 第36-38页 |
第四章 盐间砂岩油藏成因砂体研究 | 第38-45页 |
·盐间砂岩油藏单砂体识别与划分方法 | 第38-42页 |
·单砂体的定义 | 第38-39页 |
·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识别与划分方法 | 第39-41页 |
·河口坝砂体的识别与划分方法 | 第41-42页 |
·盐间砂岩油藏成因砂体展布特征 | 第42-45页 |
·成因砂体规模的确定 | 第42-43页 |
·砂体的平面展布特征 | 第43-45页 |
第五章 盐间砂岩油藏精细地质建模 | 第45-71页 |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简介 | 第45-49页 |
·油藏建模方法及原理 | 第46-47页 |
·储层建模的步骤 | 第47-49页 |
·盐间砂岩油藏三维地质建模技术 | 第49-63页 |
·盐间砂岩油藏建模的总体思路 | 第49-50页 |
·模拟区域的确定及网格系统的划分 | 第50-52页 |
·构造模型的建立 | 第52-56页 |
·沉积微相模型的建立 | 第56-59页 |
·储层属性模型的建立 | 第59-63页 |
·王场油田北区三维地质模型 | 第63-71页 |
·构造模型 | 第63-65页 |
·沉积相模型与砂体骨架模型 | 第65-66页 |
·储层属性模型 | 第66-71页 |
第六章 地质模型的检验 | 第71-84页 |
·砂体模型的静态检验 | 第71-73页 |
·岩性含量验证 | 第71页 |
·建筑结构模型剖面对比 | 第71-73页 |
·砂体平面展布特征验证 | 第73页 |
·油藏数值模 | 第73-80页 |
·模型粗化 | 第74页 |
·油藏地质储量拟合 | 第74-75页 |
·历史拟合 | 第75-80页 |
·动态资料对地质模型的检验 | 第80-84页 |
·构造模型的验证 | 第80-81页 |
·砂体模型的验证 | 第81-83页 |
·储层内部非均质性的验证 | 第83-8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认识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