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8页 |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新农村的内涵 | 第9页 |
·新农村建设的国际经验 | 第9-14页 |
·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 | 第9-11页 |
·以色列农业综合发展之路 | 第11-12页 |
·荷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 第12-14页 |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 第14-18页 |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明显反差,凸显建设新农村的必要性 | 第14-17页 |
·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呼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第17页 |
·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彰显建设新农村的可行性 | 第17-18页 |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 第18-19页 |
2 引言 | 第19-20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4 安阳市的基本情况 | 第20页 |
5 安阳市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条件 | 第20-24页 |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 第20页 |
·农产品产量稳定增加 | 第20-22页 |
·畜牧业稳定增长 | 第22页 |
·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 第22页 |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 第22-23页 |
·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 | 第23页 |
·二、三产业势头强劲 | 第23页 |
·农村综合改革逐渐深化 | 第23-24页 |
·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已具雏形 | 第24页 |
·基层政权执政能力逐步增强 | 第24页 |
6 安阳市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4-34页 |
·农民增收出现瓶颈,持续增长乏力 | 第24-29页 |
·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有限,投入能力不足 | 第29页 |
·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改革难度加大 | 第29页 |
·规划滞后于发展,制约新农村建设 | 第29-30页 |
·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城乡差距较大 | 第30-34页 |
7 安阳市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 第34页 |
·政府主导,农民主体 | 第34页 |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 第34页 |
·规划先行,统筹发展 | 第34页 |
·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 第34页 |
·建章立制,规范操作 | 第34页 |
8 新农村建设的策略和措施 | 第34-44页 |
·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进农业现代化,奠定经济发展新基础 | 第34-37页 |
·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 | 第34-35页 |
·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 第35-36页 |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 第36页 |
·大力发展服务业 | 第36-37页 |
·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农民生活水平新提高 | 第37-39页 |
·挖掘农村内部增收潜力 | 第37页 |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 第37-38页 |
·加强扶贫开发 | 第38页 |
·逐步增加对农民的补贴 | 第38页 |
·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 第38页 |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第38页 |
·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 第38-39页 |
·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树立健康文明新风尚 | 第39-40页 |
·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 第39页 |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 第39-40页 |
·倡导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新风尚 | 第40页 |
·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 第40页 |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优化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形成农村新面貌 | 第40-41页 |
·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 第40-41页 |
·优化农村人居环境 | 第41页 |
·科学编制村庄规划 | 第41页 |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切实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建立村级管理新机制 | 第41-42页 |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 第41页 |
·健全村民自治机制 | 第41页 |
·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第41-42页 |
·明确重点,科学分类,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 第42-44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英文摘要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