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形流道内气泡动力学行为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5页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气泡动力学研究进展 | 第11-23页 |
·基础理论研究 | 第11-15页 |
·研究方法综述 | 第15-23页 |
·当前研究的不足 | 第23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3-25页 |
2 数值方法 | 第25-51页 |
·数学模型 | 第25-27页 |
·基本假设 | 第25页 |
·控制方程组 | 第25-26页 |
·界面追踪方法及两相物理量参数处理 | 第26-27页 |
·表面张力项处理 | 第27页 |
·控制方程的转换 | 第27-34页 |
·适体坐标网格生成 | 第28-29页 |
·控制方程的具体形式 | 第29-30页 |
·控制方程的转换 | 第30-34页 |
·控制方程的离散和求解 | 第34-36页 |
·主流场方程的离散与求解 | 第34页 |
·Level set方程的离散与求解 | 第34-35页 |
·计算程序求解步骤 | 第35-36页 |
·程序校验 | 第36-50页 |
·贴体坐标下主流场程序校验 | 第36-49页 |
·贴体坐标下Level set方法的程序校验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3 竖直流道内浮力气泡上升过程的数值模拟 | 第51-70页 |
·二维气泡的数值模拟 | 第51-64页 |
·表面张力CSF模型验证 | 第51-53页 |
·单气泡上升过程 | 第53-58页 |
·近界面气泡的上升过程 | 第58-60页 |
·同轴双气泡合并上升过程 | 第60-64页 |
·三维气泡的数值模拟 | 第64-69页 |
·竖直流道内单气泡上升过程 | 第64-67页 |
·竖直流道内并排双气泡上升过程 | 第67-69页 |
·小结 | 第69-70页 |
4 楔形流道内气泡运动过程的数值模拟 | 第70-99页 |
·贴体坐标下Level set界面追踪方法处理 | 第70-76页 |
·局部重新初始化方法 | 第70-71页 |
·体积校正方法 | 第71页 |
·程序校验 | 第71-76页 |
·竖直楔形流道内浮力气泡上升的数值模拟 | 第76-86页 |
·二维情形 | 第76-83页 |
·三维情形 | 第83-86页 |
·水平楔形流道内气泡运动过程的数值模拟 | 第86-97页 |
·孔板流量计简介 | 第87-88页 |
·无量纲特征参数的确定 | 第88页 |
·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88-97页 |
·小结 | 第97-99页 |
5 气泡动力学的实验研究 | 第99-127页 |
·实验方案 | 第99-102页 |
·实验系统 | 第99-100页 |
·图像处理 | 第100-102页 |
·竖直楔形流道的气泡上升过程的实验研究 | 第102-118页 |
·实验主体及两相参数 | 第102-103页 |
·气泡运动轨迹的误差修正 | 第103-104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104-118页 |
·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第118-120页 |
·竖直流道内可溶性CO_2气泡的同步追踪实验研究 | 第120-126页 |
·实验用气体 | 第120页 |
·传热传质率 | 第120-121页 |
·结果分析 | 第121-126页 |
·小结 | 第126-127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127-130页 |
·总结 | 第127-128页 |
·展望 | 第128-129页 |
·创新点 | 第129-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38页 |
附录A 二维贴体坐标下控制方程的离散 | 第138-141页 |
附录B 二维贴体坐标下SIMPLE算法的实施 | 第141-146页 |
附录C 三维贴体坐标下控制方程的离散 | 第146-148页 |
附录D 三维贴体坐标下SIMPLE算法的实施 | 第148-15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53-154页 |
致谢 | 第154-155页 |
作者简介 | 第155-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