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景观概况分析 | 第16-20页 |
2.1 项目概况 | 第16-18页 |
2.1.1 区位与环境 | 第16-17页 |
2.1.2 现状分析 | 第17-18页 |
2.2 校园景观设计文化主题设计 | 第18-20页 |
2.2.1 厚重的中华文化 | 第18-19页 |
2.2.2 校园文化景观的成长性 | 第19页 |
2.2.3 轴景观延续性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特色景观解析 | 第20-23页 |
3.1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 | 第20页 |
3.1.1 学生构成因素 | 第20页 |
3.1.2 文化因素 | 第20页 |
3.2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景观的构成要素 | 第20-23页 |
3.2.1 植物景观 | 第20-21页 |
3.2.2 广场与道路景观 | 第21-22页 |
3.2.3 水系景观 | 第22页 |
3.2.4 建筑 | 第22-23页 |
第四章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景观设计理念与原则 | 第23-26页 |
4.1 现状校园景观教育功能提取 | 第23页 |
4.1.1 字画标示 | 第23页 |
4.1.2 提炼植物文化 | 第23页 |
4.2 设计原则 | 第23-24页 |
4.3 基于教育功能的校园景观设计模式 | 第24-26页 |
4.3.1 思政教育融入 | 第24-25页 |
4.3.2 服务实训实践 | 第25页 |
4.3.3 提升鉴赏美的能力 | 第25-26页 |
第五章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景观规划与设计方案 | 第26-48页 |
5.1 校园景观设计目标 | 第26-28页 |
5.1.1 保持较高校园绿地覆盖率 | 第26页 |
5.1.2 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 | 第26-27页 |
5.1.3 园林植物结构性指标更加合理 | 第27页 |
5.1.4 现有树木得到较好保护 | 第27页 |
5.1.5 景点建设高度凝练和全面提升兼顾 | 第27页 |
5.1.6 凝练树木专业知识,重点提炼树木所蕴含的德育精神 | 第27页 |
5.1.7 建成三个观景环路,形成学校文化的核心区 | 第27-28页 |
5.2 校园景观总体框架规划设计 | 第28-31页 |
5.2.1 一轴 | 第29页 |
5.2.2 三环 | 第29-30页 |
5.2.3 九园 | 第30页 |
5.2.4 十八景 | 第30-31页 |
5.3 轴景观设计 | 第31-35页 |
5.3.1 南区实训基地农业文化历史展示区 | 第31-32页 |
5.3.2 稼穑广场 | 第32-34页 |
5.3.3 主教学楼前绿地 | 第34页 |
5.3.4 主教学楼后绿地 | 第34-35页 |
5.3.5 桃李园 | 第35页 |
5.4 九园景观设计 | 第35-41页 |
5.4.1 丁香园 | 第35-36页 |
5.4.2 墨园 | 第36-37页 |
5.4.3 海棠园 | 第37页 |
5.4.4 三乐广场 | 第37-38页 |
5.4.5 四君子园 | 第38-39页 |
5.4.6 创意盆景园 | 第39-40页 |
5.4.7 润园 | 第40-41页 |
5.5 十八景设计 | 第41-48页 |
5.5.1 立德树 | 第41页 |
5.5.2 流年道 | 第41-42页 |
5.5.3 迎客榆 | 第42页 |
5.5.4 左公亭 | 第42-43页 |
5.5.5 绿云瀑 | 第43页 |
5.5.6 清如许 | 第43页 |
5.5.7 问道 | 第43页 |
5.5.8 新疆第一柏 | 第43-44页 |
5.5.9 春如雪 | 第44页 |
5.5.10 北斗松翠 | 第44-45页 |
5.5.11 绿荫桥 | 第45页 |
5.5.12 丹苑荷风 | 第45页 |
5.5.13 校训石 | 第45-46页 |
5.5.14 春心付 | 第46页 |
5.5.15 沙漠皇后 | 第46页 |
5.5.16 踏雪迎霜 | 第46页 |
5.5.17 边疆使者 | 第46页 |
5.5.18 不朽神话 | 第46-4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