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前言 | 第7-14页 |
1.1 论文来源 | 第7页 |
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7-8页 |
1.3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第8-12页 |
1.3.1 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1.3.2 存在问题 | 第12页 |
1.4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2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3页 |
1.6 主要认识与成果 | 第13-14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4-22页 |
2.1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 | 第14页 |
2.2 鄂尔多斯盆地的构造演化史 | 第14-19页 |
2.3 渭北地区的断裂分布特征 | 第19-22页 |
第3章 渭北隆起断层相关褶皱的演化 | 第22-34页 |
3.1 断层相关褶皱几何学特征 | 第22-28页 |
3.2 断层相关褶皱发育模式的初步确立 | 第28-34页 |
3.2.1 依托平衡剖面技术分析其运动学特征 | 第28-31页 |
3.2.2 基于三角剪切技术对发育模式的初步预测 | 第31-34页 |
第4章 断层相关褶皱的数值模拟 | 第34-43页 |
4.1 地质模型的建立 | 第34-35页 |
4.2 数字模型的建立 | 第35-39页 |
4.2.1 通过建模的基本原则设置模型大小 | 第35-36页 |
4.2.2 选取适当的内置模型 | 第36-37页 |
4.2.3 断层和地层的数字化 | 第37-39页 |
4.3 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 | 第39-43页 |
第5章 断层相关褶皱与油气勘探的关系 | 第43-51页 |
5.1 渭北隆起地区的构造圈闭类型以及圈闭基本地质条件 | 第43-47页 |
5.1.1 渭北隆起地区的构造圈闭类型 | 第43-44页 |
5.1.2 渭北隆起地区的构造圈闭类型以及圈闭基本地质条件 | 第44-47页 |
5.2 利用地质应力的集中区对研究区中的优势储层区进行预测 | 第47-48页 |
5.3 利用塑性区对研究区中的优势储层区进行预测 | 第48-51页 |
第6章 结论与问题 | 第51-52页 |
6.1 结论 | 第51页 |
6.2 存在问题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A 建模命令流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