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静力位移和应变测试的空间桁架结构损伤识别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2 健康监测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1.3 结构损伤识别研究 | 第15-23页 |
1.3.1 基于结构振动的损伤识别方法 | 第15-19页 |
1.3.2 基于静力数据的损伤识别方法 | 第19-21页 |
1.3.3 静动力相结合的损伤识别方法 | 第21-22页 |
1.3.4 概率损伤识别方法 | 第22-23页 |
1.4 损伤识别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1.5 主要工作论述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基于静力位移的空间桁架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 第26-54页 |
2.1 引言 | 第26-27页 |
2.2 桁架结构基本概念和刚度矩阵 | 第27-31页 |
2.2.1 基本概念 | 第27-28页 |
2.2.2 桁架结构刚度矩阵 | 第28-30页 |
2.2.3 静力凝聚法 | 第30-31页 |
2.3 随机损伤指数控制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 第31-37页 |
2.3.1 静力平衡方程 | 第31-32页 |
2.3.2 损伤指数定义 | 第32-33页 |
2.3.3 随机控制方程的建立 | 第33-34页 |
2.3.4 静力位移扩展方法 | 第34-35页 |
2.3.5 随机控制方程的求解 | 第35-37页 |
2.4 概率损伤评估 | 第37-40页 |
2.4.1 失效概率定义 | 第37-38页 |
2.4.2 损伤概率计算与损伤评估 | 第38页 |
2.4.3 静力改进方法 | 第38-40页 |
2.5 桁架试验 | 第40-53页 |
2.5.1 试验概况 | 第40-43页 |
2.5.2 试验数据处理 | 第43-45页 |
2.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5-5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三章 基于静力应变的空间桁架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 第54-71页 |
3.1 引言 | 第54-55页 |
3.2 随机有限元理论 | 第55-57页 |
3.2.1 结构中的不确定性 | 第55-56页 |
3.2.2 随机有限元的发展 | 第56页 |
3.2.3 随机损伤的模糊性 | 第56-57页 |
3.3 应变位移转换矩阵与基本假定 | 第57-59页 |
3.3.1 单元B矩阵的构建 | 第57-58页 |
3.3.2 桁架总体B矩阵的构建 | 第58-59页 |
3.3.3 应变损伤识别方法的基本假定 | 第59页 |
3.4 基于静力应变的损伤识别方法 | 第59-65页 |
3.4.1 应变位移关系 | 第59-63页 |
3.4.2 静力应变确定性损伤识别方法 | 第63页 |
3.4.3 静力应变随机损伤识别方法 | 第63-64页 |
3.4.4 静力应变修正初始模型 | 第64-65页 |
3.5 数值算例 | 第65-70页 |
3.5.1 算例概况 | 第65-66页 |
3.5.2 算例工况 | 第66-70页 |
3.5.3 结果分析 | 第7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四章 基于静力位移应变综合测试的损伤识别方法 | 第71-79页 |
4.1 引言 | 第71页 |
4.2 基于静力综合测试的损伤识别方法 | 第71-73页 |
4.3 桁架试验 | 第73-78页 |
4.3.1 试验概况 | 第73-74页 |
4.3.2 试验步骤 | 第74-76页 |
4.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76-7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2页 |
5.1 结论 | 第79-80页 |
5.2 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研究的课题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