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绪论 | 第12-17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简介 | 第12-13页 |
第二节 研究资料回顾 | 第13-15页 |
第三节 研究意义确定 | 第15-16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写作 | 第16-17页 |
第一章 顾云身世著作考述 | 第17-30页 |
第一节 顾云家世考述——儒门忠孝帝知之 | 第17-19页 |
第二节 顾云生平考述——六朝绮梦剩春阴 | 第19-28页 |
第三节 顾云著作考述——江东文献老机云 | 第28-30页 |
第二章 顾云师友交游考证 | 第30-43页 |
第一节 寝门遽哭文中子——薛时雨等顾云在南京的师辈交游考证 | 第30-33页 |
第二节 古来南国盛词人——石城七子及顾云在南京的同辈交游考证 | 第33-37页 |
第三节 海内论交人有几——郑孝胥、陈三立等顾云在南京的同光体诗人交游考证 | 第37-41页 |
第四节 佩剑当年共汝过——许懋赏、邱宝生等顾云在山阳的畴昔交游考证 | 第41-43页 |
第三章 顾云性情思想考析 | 第43-60页 |
第一节 顾云个人性情考析——江南酒徒野狐禅 | 第43-47页 |
第二节 顾云政治思想考析——乱书堆里忧时事 | 第47-53页 |
第三节 顾云文学思想考析——可怜同调更无人 | 第53-60页 |
第四章 顾云地位影响考量 | 第60-67页 |
第一节 等闲乐事要谁传——足以名家 | 第60-62页 |
第二节 郑君轩轩鸡鹤群——与郑孝胥 | 第62-64页 |
第三节 故山归去策诗勋——南京乡贤 | 第64-67页 |
结语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附录 :顾云年谱简编 | 第71-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