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1.2.3 简要评述 | 第17页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第17-19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1.4.1 创新点 | 第19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 | 第20-24页 |
2.1 农业保险的相关理论 | 第20-21页 |
2.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0页 |
2.1.2 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理论 | 第20-21页 |
2.1.3 农业风险管理理论 | 第21页 |
2.2 农产品收入保险定价模型 | 第21-23页 |
2.2.1 Copula函数相关理论 | 第21-22页 |
2.2.2 蒙特卡洛方法 | 第22-23页 |
2.2.3 纯费率厘定公式 | 第23页 |
2.3 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山东省玉米生产风险及保险研究 | 第24-33页 |
3.1 山东省玉米生产状况和风险 | 第24-28页 |
3.1.1 玉米生产状况 | 第24-25页 |
3.1.2 玉米产量风险分析 | 第25页 |
3.1.3 玉米价格风险分析 | 第25-28页 |
3.2 山东省玉米保险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8-29页 |
3.2.1 山东省玉米保险发展现状 | 第28页 |
3.2.2 山东省政策性玉米保险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3.3 发展山东省玉米收入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29-32页 |
3.3.1 发展山东省玉米收入保险的必要性分析 | 第29页 |
3.3.2 发展山东省玉米收入保险的可行性分析 | 第29-32页 |
3.4 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美国农产品收入保险的经验借鉴 | 第33-43页 |
4.1 美国农产品收入保险的主要类别 | 第33-36页 |
4.1.1 针对农产品大灾损失的收入保险 | 第33-35页 |
4.1.2 针对农产品微量损失的收入保险 | 第35-36页 |
4.1.3 针对农场收入的保险产品 | 第36页 |
4.2 美国农产品收入保险的运营机制 | 第36-41页 |
4.2.1 运作模式 | 第36-37页 |
4.2.2 保单设计 | 第37-39页 |
4.2.3 补贴政策 | 第39-41页 |
4.2.4 风险管理 | 第41页 |
4.3 借鉴及启示 | 第41-42页 |
4.3.1 立法先行 | 第41-42页 |
4.3.2 准确定位政府的地位和作用 | 第42页 |
4.3.3 加强农产品价格基础数据的积累和数据库建设 | 第42页 |
4.3.4 政府补贴要适度 | 第42页 |
4.4 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山东省玉米收入保险设计 | 第43-53页 |
5.1 山东省玉米收入保险合同设计 | 第43-48页 |
5.1.1 保险方案的选择 | 第43-44页 |
5.1.2 保险主体的确定 | 第44-45页 |
5.1.3 保险期限的确定 | 第45页 |
5.1.4 保障收入的确定 | 第45-47页 |
5.1.5 保险赔偿方式 | 第47页 |
5.1.6 保险责任 | 第47-48页 |
5.2 山东省玉米收入保险费率厘定 | 第48-52页 |
5.2.1 玉米产量及价格分布拟合 | 第48-50页 |
5.2.2 Copula函数的选择 | 第50-51页 |
5.2.3 玉米收入保险费率计算 | 第51-52页 |
5.3 小结 | 第52-53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3-56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3-54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