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教育机构建筑及科学研究机构建筑论文--初等学校、中等学校论文

适应素质教育的中学建筑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3页
    1.1 研究背景及论题提出第14-15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5-16页
        1.2.1 研究目的第15-16页
        1.2.2 研究意义第16页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第16-17页
        1.3.1 研究对象第16-17页
        1.3.2 研究内容第17页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7-21页
        1.4.1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9页
        1.4.2 国外研究现状第19-21页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第21-23页
        1.5.1 研究方法第21-22页
        1.5.2 研究框架第22-23页
第二章 理论综述第23-30页
    2.1 教学空间的物理性和社会性第23-24页
        2.1.1 教学空间的物理性第23-24页
        2.1.2 教学空间的社会性第24页
    2.2 教育理念与教学空间的关系第24-26页
        2.2.1 教育理念与教学空间第24-25页
        2.2.2 教学空间设计的意义第25-26页
    2.3 应试教育及其空间需求第26-27页
        2.3.1 应试教育的内涵第26页
        2.3.2 应试教育下的教学空间第26-27页
    2.4 素质教育及其空间需求第27-29页
        2.4.1 素质教育的内涵第27-28页
        2.4.2 素质教育下的教学空间第28-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中学建筑教学空间现状研究第30-39页
    3.1 调研目的及对象第30-31页
        3.1.1 调研目的第30页
        3.1.2 调研对象第30-31页
    3.2 调研现状第31-36页
        3.2.1 总体布局现状第31-33页
        3.2.2 组织模式现状第33-35页
        3.2.3 教室单元现状第35-36页
    3.3 调研分析第36-38页
        3.3.1 总体布局分析第36-37页
        3.3.2 组织模式分析第37页
        3.3.3 教室单元分析第37-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适应素质教育的中学建筑教学空间模块第39-70页
    4.1 适应素质教育的普通教室模块第39-53页
        4.1.1 面积指标第39-43页
        4.1.2 功能构成第43-46页
        4.1.3 平面布局第46-48页
        4.1.4 教学设施第48-51页
        4.1.5 情境氛围第51-53页
    4.2 适应素质教育的专业教室模块第53-61页
        4.2.1 面积指标第53-56页
        4.2.2 功能构成第56-57页
        4.2.3 平面布局第57-59页
        4.2.4 情境氛围第59-61页
    4.3 适应素质教育的公共空间模块第61-69页
        4.3.1 建构原则第62-63页
        4.3.2 廊道空间第63-66页
        4.3.3 共享空间第66-68页
        4.3.4 楼梯间第68-69页
    4.4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五章 适应素质教育的中学建筑教学空间组织模式第70-77页
    5.1 线性的组织模式第70-72页
        5.1.1 线性的组织模式第70-71页
        5.1.2 实际案例分析第71-72页
    5.2 组团的组织模式第72-75页
        5.2.1 组团的组织模式第72-73页
        5.2.2 实际案例分析第73-75页
    5.3 聚落的组合模式第75-76页
        5.3.1 聚落的组织模式第75-76页
        5.3.2 实际案例分析第76页
    5.4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7-79页
    6.1 结论第77-78页
    6.2 展望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2页
致谢第82-83页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鄂尔多斯土语方言地理学研究
下一篇:初中生宪法精神培育研究--以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两单元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