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皮肤肿瘤论文

动力蛋白激活蛋白基因家族的表达在人皮肤黑色素瘤预后中的价值

个人简历第3-6页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第6-7页
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1部分 前言第13-15页
第2部分 材料和方法第15-26页
    2.1 数据的准备第15-17页
        2.1.1 数据来源第15页
        2.1.2 纳入和排除标准第15-16页
        2.1.3 表达量数据的标准化第16-17页
        2.1.4 其他临床数据的处理方法第17页
    2.2 DCTN家族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17-21页
        2.2.1 DCTN家族基因的表达在组织中的分布第17页
        2.2.2 DCTN家族基因在皮肤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的表达情况分析第17-18页
        2.2.3 预测DCTN家族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第18页
        2.2.4 DCTN基因家族蛋白互作网络第18-19页
        2.2.5 DCTN家族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分析第19页
        2.2.6 DCTN家族基因的功能注释第19-20页
        2.2.7 DCTN家族基因的KEGG通路分析第20-21页
    2.3 DCTN基因家族在SKCM中的生存分析第21-23页
        2.3.1 临床数据指标的生存分析第21页
        2.3.2 DCTN基因的高低表达分组第21-22页
        2.3.3 DCTN基因家族的各个基因单因素生存分析第22页
        2.3.4 多因素生存分析(Cox回归模型)第22页
        2.3.5 SKCM各肿瘤分期中基因表达量的差异分析第22-23页
        2.3.6 联合生存分析(Joint-effects analysis)第23页
        2.3.7 列线图(Nomogram)第23页
    2.4 对影响预后的DCTN家族基因的机制探究第23-25页
        2.4.1 GSEA的概述第23-24页
        2.4.2 GSEA的数据文件准备及分析第24-25页
    2.5 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第25-26页
第3部分 结果第26-157页
    3.1 纳入病例第26页
    3.2 DCTN家族基因在正常各器官组织中的表达量第26页
    3.3 DCTN家族基因在皮肤癌组织和皮肤正常组织中表达的差异第26-27页
    3.4 DCTN家族基因以及相关基因的共表达第27页
    3.5 DCTN家族基因在SKCM中表达量层面的相关性第27-33页
    3.6 DCTN家族基因的GO和 KEGG富集分析结果第33-35页
    3.7 SKCM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生存分析结果第35-37页
    3.8 DCTN家族基因的生存分析第37-46页
        3.8.1 DCTN家族基因高低分组及差异性检验结果第37-38页
        3.8.2 DCTN家族单因素生存分析和多因素生存分析第38-40页
        3.8.3 DCTN2、DCTN5和DCTN6在各肿瘤分期中的表达差异第40-41页
        3.8.4 联合生存分析第41-44页
        3.8.5 列线图第44-46页
    3.9 GSEA分析结果第46-49页
    3.10 GSEA详细结果表格第49-157页
第4部分 讨论第157-166页
第5部分 结论第166页
第6部分 参考文献第166-181页
综述 基于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和多组学数据的皮肤黑色素瘤研究进展第181-203页
    第1部分 皮肤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第181-189页
    第2部分 TCGA和多组学数据的应用第189-193页
    第3部分 展望第193页
    第4部分 参考文献第193-203页
致谢第203-20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205页

论文共2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Ki67、IL-10、LC3-Ⅱ在皮肤肿瘤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
下一篇:头面部血管肉瘤7例报告和文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