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 | 第3-7页 |
英文略缩词表 | 第7-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前言 | 第13-1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5-20页 |
1、研究对象 | 第15页 |
2、仪器与方法 | 第15-16页 |
2.1 仪器 | 第15页 |
2.2 方法 | 第15-16页 |
3、图像分析 | 第16-17页 |
3.1 常规超声图像分析 | 第16页 |
3.2 SWE图像分析 | 第16-17页 |
4、BI-RADS分类校正标准 | 第17-18页 |
4.1 标准1保守及激进原则 | 第17-18页 |
4.2 标准2保守及激进原则 | 第18页 |
5、病理诊断标准 | 第18页 |
6、统计学分析 | 第18-20页 |
结果 | 第20-27页 |
1、病理结果 | 第20页 |
2、常规超声BI-RADS分类结果 | 第20-21页 |
3、SWE弹性图像分析 | 第21-22页 |
4、标准1校正后诊断效能与常规超声比较 | 第22-23页 |
5、标准2校正后诊断效能与常规超声比较 | 第23-24页 |
6、标准1与标准2诊断效能比较 | 第24-27页 |
讨论 | 第27-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综述 | 第37-46页 |
1、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病理生理 | 第38-39页 |
2、超声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原理 | 第39页 |
3、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与进展 | 第39-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