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序论 | 第11-15页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11-14页 |
第三节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概述 | 第15-23页 |
第一节 图书、情报、档案基本概念 | 第15-18页 |
一“图书”概念 | 第15-16页 |
二“情报”概念 | 第16页 |
三“档案”概念 | 第16-18页 |
第二节 图书、情报、档案的基本关系 | 第18页 |
第三节 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问题 | 第18-20页 |
一 图情档一体化的由来和发展 | 第18-19页 |
二 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概念 | 第19-20页 |
第四节 电子政务概念 | 第20-21页 |
第五节 电子政务和政府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的关系 | 第21-23页 |
一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 第21-22页 |
二 相互促进的关系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的基础 | 第23-30页 |
第一节 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的必要性 | 第23-25页 |
一 信息时代对政府工作的客观要求 | 第23页 |
二 政府完善自身发展的需要 | 第23-24页 |
三 政府图书、情报、档案三者内在共性发展的需要 | 第24-25页 |
第二节 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 第25-27页 |
一 它是历史发展规律的顺承 | 第25-26页 |
二 它是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学科边缘性研究的对象 | 第26页 |
三 文献信息学奠定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的理论基础 | 第26-27页 |
第三节 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的现实基础 | 第27-28页 |
一 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 第27-28页 |
二 电子政务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支撑 | 第28页 |
第四节 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的意义 | 第28-30页 |
一 有利于促进各级政府机构改革 | 第28-29页 |
二 有利于提高政府决策能力、改进公共服务水平 | 第29页 |
三 有利于推进整个图书、情报、档案领域开展一体化工作 | 第29-30页 |
第四章 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实践主体 | 第30-37页 |
第一节 我国政府图书、情报、档案部门(室)结构分布概况 | 第30-32页 |
第二节 政府相关部门的角色定位 | 第32-34页 |
一 政府“核心部门”的角色定位 | 第32-33页 |
二 政府图书、情报、档案部门的角色定位 | 第33-34页 |
第三节 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的要求 | 第34-37页 |
一 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实施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的目标 | 第34页 |
二 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实施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的原则 | 第34-37页 |
第五章 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的实践模式 | 第37-48页 |
第一节 政府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模式构建方案 | 第37-39页 |
第二节 政府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的基本实施步骤 | 第39-42页 |
一 成立政府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工作的领导机构 | 第39-41页 |
二 制定政府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相关法律法规 | 第41-42页 |
第三节 政府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建设 | 第42-48页 |
一 政府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信息资源管理系统设计 | 第42页 |
二 政府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准备阶段 | 第42-44页 |
三 政府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 | 第44-46页 |
四 政府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安全设计 | 第46-48页 |
结束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