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设计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后续保护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外观设计后续保护的必要性 | 第10-17页 |
(一)外观设计可以具有识别性 | 第10-12页 |
(二)对商业标识类外观设计保护的意义 | 第12-14页 |
(三)保护外观设计识别性的有限选择 | 第14-17页 |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外观设计后续保护的可行性 | 第17-26页 |
(一)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性质考量 | 第18页 |
(二)从反不正当竞争法调整对象考量 | 第18-22页 |
(三)从反不正当竞争法调整机理考量 | 第22-25页 |
(四)从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知识产权法体系中考量 | 第25-26页 |
三、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外观设计后续保护的域外经验 | 第26-33页 |
(一)德国 | 第27-28页 |
(二)日本 | 第28页 |
(三)美国 | 第28-31页 |
(四)英国 | 第31-33页 |
四、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外观设计后续保护的条件 | 第33-39页 |
(一)对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的理解 | 第33-34页 |
(二)显著性 | 第34-37页 |
(三)“有一定影响”要件 | 第37-38页 |
(四)非功能性 | 第38-39页 |
五、外观设计反不正当竞争法后续保护制度之完善 | 第39-44页 |
(一)明确将产品外观设计纳入保护 | 第40-41页 |
(二)明确显著性要件 | 第41-42页 |
(三)确立非功能性的限定条件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