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中国地理论文--专类地理论文--历史地理论文

丁谦与《蓬莱轩地理学丛书》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3页
    一、研究意义第7-8页
    二、文献综述第8-10页
    三、论文结构第10-12页
    四、创新点及不足第12-13页
第一章 丁谦的学术生涯第13-21页
    一、丁谦的生平第13-16页
        (一)生平第13-14页
        (二)关于丁谦籍贯问题的不同观点第14-16页
    二、丁谦的史地学学术活动第16-20页
    三、修纂《嵊县志》第20-21页
第二章 《蓬莱轩地理学丛书》的编纂第21-36页
    一、《蓬莱轩地理学丛书》写作缘由及目的第21-23页
    二、影响《蓬莱轩地理学丛书》撰述的条件第23-29页
        (一)传承和发展传统地理学第23-25页
        (二)受前人研究成果的影响第25-26页
        (三)受时人研究成果的启发第26-28页
        (四)吸收外国地理学著作的成果第28-29页
    三、《蓬莱轩地理学丛书》的内容第29-32页
    四、《蓬莱轩地理学丛书》引用史料第32-36页
        (一)国内书籍资料第32-34页
        (二)外国原作译著第34-35页
        (三)地图第35页
        (四)金石资料第35-36页
第三章 《蓬莱轩地理学丛书》的学术成就第36-50页
    一、对正史中地理志和四夷传记的考证第36-44页
        (一)考释地名第36-39页
        (二)考证方位第39-40页
        (三)纠正谬误第40-43页
        (四)补全脱落,勘正倒误第43页
        (五)史书互证,辨别是非第43-44页
        (六)对史书体裁的贡献第44页
    二、对十三部书的地理考证第44-50页
        (一)史书互证,辨别正误第45-46页
        (二)补全脱落,勘正倒误第46-47页
        (三)找出错误,纠正缪误第47-48页
        (四)结合各书,整合地名第48-50页
第四章 《蓬莱轩地理学丛书》的特点与学术地位第50-62页
    一、《蓬莱轩地理学丛书》的学术特点第50-56页
    二、《蓬莱轩地理学丛书》的不足第56-58页
    三、《蓬莱轩地理学丛书》的学术地位第58-62页
结语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后记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谈场景在个人绘画中的呈现与转换
下一篇:沈曾植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