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灾害地质学论文

废弃斜井诱发地面塌陷地质灾害治理技术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矿井诱发地面塌陷的形成机制第12-13页
        1.2.2 矿井诱发地面塌陷灾害及损失研究第13-14页
        1.2.3 矿井诱发地面塌陷的预测及模型研究第14页
        1.2.4 矿井诱发地面塌陷的恢复治理第14-15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7-18页
    1.5 技术路线第18-19页
2 工程概况第19-27页
    2.1 治理区自然地理概况第19-20页
        2.1.1 治理区交通位置第19页
        2.1.2 治理区地形地貌第19-20页
        2.1.3 治理区气象条件第20页
        2.1.4 治理区水文条件第20页
    2.2 治理区经济特点第20-21页
    2.3 治理区矿山性质第21页
    2.4 治理矿区开采历史及现状第21页
    2.5 治理区地质概况第21-23页
        2.5.1 天然地质特征第21-22页
        2.5.2 水文地质特征第22页
        2.5.3 工程地质特征第22-23页
    2.6 治理工程现状及地质灾害第23-26页
        2.6.1 沉陷区现状及危害第23-24页
        2.6.2 废弃矿井现状及危害第24-25页
        2.6.3 塌陷治理工程现状及危害第25-26页
    2.7 本章小结第26-27页
3 兰家沟矿土体的室内试验研究第27-35页
    3.1 土体基本指标的测定第27-29页
        3.1.1 原状土天然含水率测定第27-28页
        3.1.2 土的天然密度、干密度测定第28-29页
    3.2 抗剪强度指标测定第29-32页
    3.3 现场监测第32-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4 膏体充填原材料选择及其配比试验第35-42页
    4.1 膏体充填及其特点第35页
        4.1.1 膏体充填概念第35页
        4.1.2 膏体充填的基本特点第35页
    4.2 充填体支护的理论分析第35-36页
    4.3 膏体充填材料的选择第36-39页
        4.3.1 充填材料的选择原则第36页
        4.3.2 充填材料种类及特性第36-39页
    4.4 膏体充填材料配比选择试验第39-41页
    4.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5 数值模拟第42-54页
    5.1 数值模拟建立理论基础第42-45页
        5.1.1 FLAC/FLAC~(3D)软件简介第42页
        5.1.2 FLAC/FLAC~(3D)的特点第42-45页
    5.2 模型建立第45-46页
        5.2.1 单元类型与边界条件第45页
        5.2.2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45-46页
    5.3 初始无支护数值模拟第46-48页
    5.4 混凝土支护数值模拟第48-49页
    5.5 充填数值模拟第49-53页
    5.6 本章小结第53-54页
6 治理方案的设计及实施第54-65页
    6.1 设计依据第54-55页
        6.1.1 法律、法规第54页
        6.1.2 规范、标准类第54-55页
        6.1.3 技术文件第55页
    6.2 设计原则第55-56页
    6.3 治理工程设计第56-64页
        6.3.1 沉陷区治理工程第56-59页
        6.3.2 废弃矿井治理工程第59-61页
        6.3.3 塌陷治理工程第61页
        6.3.4 监测预警工程第61-64页
    6.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7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7.1 结论第65-66页
    7.2 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作者简历第70-72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弹性地基中深源人工振动对地表振动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十万大山盆地铀成矿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