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绪论 | 第11-18页 |
(一) 研究缘起和选题意义 | 第11-13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一、生态政治学概述 | 第18-24页 |
(一) 生态政治学及其特性 | 第18-20页 |
(二) 生态政治学的惯常思维 | 第20-22页 |
(三) 生态政治学的主要理论原则 | 第22-24页 |
二、生态政治学与我国公共行政绿色性的提出 | 第24-29页 |
(一) 公共行政绿色性的内涵 | 第24-25页 |
(二) 生态政治学视域下的公共行政绿色性 | 第25-27页 |
(三) 我国公共行政绿色性建设的提出 | 第27-29页 |
三、公共行政绿色性的现状分析 | 第29-37页 |
(一) 我国进行公共行政绿色性建设的迫切性 | 第29-31页 |
(二) 我国构建公共行政绿色性的基础条件 | 第31-33页 |
(三) 我国公共行政绿色性建设面临的困境 | 第33-34页 |
(四) 我国绿色公共行政的历史机遇 | 第34-37页 |
四、生态政治视域下的公共行政“绿色性”的实现途径 | 第37-46页 |
(一) 培育国民生态智慧为绿色公共行政做理念准备 | 第37-39页 |
(二) 强调民主加速建设公共行政的有序加入 | 第39-40页 |
(三) 建立实现绿色公共行政的法律体系、法制环境 | 第40-41页 |
(四) 发展“绿色经济”以新型绿色生态经济促转型 | 第41-43页 |
(五) 建立科学发展观强化公共行政“绿色”行政本领 | 第43-44页 |
(六) 突出公共行政大局观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