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色旖旎--从解读黑影画到自身创作形式的探索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9-10页 |
1.2.1 研究方法 | 第9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4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2页 |
第2章 认识黑影画从李有行谈起 | 第12-16页 |
2.1 李有行黑影画的风格特征 | 第12-13页 |
2.2 李有行黑影画的创作方式 | 第13-14页 |
2.3 李有行黑影画的技法分析 | 第14页 |
2.3.1 构图 | 第14页 |
2.3.2 用笔 | 第14页 |
2.3.3 用色 | 第14页 |
2.4 黑影的教学功能与艺术审美功能 | 第14-16页 |
2.4.1 黑影的教学功能 | 第14-15页 |
2.4.2 黑影的艺术审美功能 | 第15-16页 |
第3章 黑影画的发展新态 | 第16-23页 |
3.1 传承下的黑影新作 | 第16-17页 |
3.2 黑影在国内的当代性表现 | 第17-19页 |
3.3 国外艺术家的黑色抽象 | 第19-23页 |
3.3.1 苏拉吉的黑色之光 | 第19-21页 |
3.3.2 发比恩的独特水墨世界 | 第21-23页 |
第4章 基于黑影画展开自身创作形式的探索 | 第23-30页 |
4.1 自身创作理念初探 | 第23页 |
4.2 对当代装饰色彩形式的思考 | 第23-25页 |
4.2.1 当代装饰色彩的概念 | 第23-24页 |
4.2.2 以审美趣味为主的装饰色彩的形式表达 | 第24-25页 |
4.3 自身装饰色彩创作形式的探索 | 第25-29页 |
4.3.1 构图 | 第28页 |
4.3.2 题材 | 第28页 |
4.3.3 用色 | 第28页 |
4.3.4 肌理 | 第28-29页 |
4.4 小结 | 第29-30页 |
第5章 结语 | 第30-31页 |
5.1 反思与不足 | 第30页 |
5.2 结论与展望 | 第30-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
注释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附录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