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非金属复合材料论文

竹/木类复合材料压弯构件非线性分析方法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5页
    1.1 概述第11页
    1.2 竹/木类复合材料第11-14页
    1.3 竹/木类复合材料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第14-18页
    1.4 设计思想第18-19页
    1.5 压弯构件计算模型第19-23页
    1.6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23-25页
第二章 应力-应变关系第25-37页
    2.1 引言第25-27页
    2.2 木材纵向应力-应变关系第27-29页
    2.3 竹基复合材料应力-应变关系第29-35页
        2.3.1 竹基复合材料第29-30页
        2.3.2 顺纹拉伸试验第30-33页
        2.3.3 横纹受压试验第33页
        2.3.4 剪切试验第33-35页
        2.3.5 试验结论第35页
    2.4 竹/木类复合材料应力-应变方程第35-37页
第三章 平面内压弯构件第37-52页
    3.1 引言第37-39页
    3.2 材料本构关系第39-40页
    3.3 单偏压构件计算模型第40-46页
        3.3.1 既有模型概要第40页
        3.3.2 极限承载力计算第40-43页
        3.3.3 侧向位移计算第43-46页
    3.4 计算方法第46-47页
    3.5 试验验证第47-51页
        3.5.1 材料力学性能参数第47页
        3.5.2 重组竹柱单偏压试验第47-48页
        3.5.3 试验值与理论值对比第48-51页
    3.6 结论第51-52页
第四章 双向偏心受压第52-69页
    4.1 概述第52-53页
    4.2 破坏截面分析第53-59页
        4.2.1 弹性分析第54-55页
        4.2.2 非线性分析第55-59页
    4.3 侧向位移第59-61页
    4.4 计算方法第61-62页
    4.5 试验验证第62-64页
    4.6 结论第64-66页
    附录4.A第66-67页
    附录4.B第67-69页
第五章 弹塑性分析方法的讨论第69-78页
    5.1 引言第69-71页
    5.2 压弯构件的破坏机理第71-74页
    5.3 极限承载力计算第74-76页
        5.3.1 极限状态的一致性第74页
        5.3.2 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的一致性第74-76页
    5.4 PSL梁试验和计算验证第76-77页
    5.5 结论第77-78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8-81页
    6.1 总结第78-79页
    6.2 展望第79-8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第81-82页
    1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1页
    2 取得的专利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生态伦理的湿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溱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下一篇:江苏省现代循环农业发展问题与金融支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