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2 同步磁阻电机控制测策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基速以下运行时的控制策略 | 第10-11页 |
1.2.2 基速以上的弱磁控制策略 | 第11-12页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同步磁阻电机调速系统的基本控制策略 | 第13-25页 |
2.1 同步磁阻电机的结构及运行原理 | 第13-14页 |
2.2 同步磁阻电机的线性数学模型 | 第14-19页 |
2.2.1 同步磁阻电机在静止ABC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14-16页 |
2.2.2 常用的坐标系及其变换 | 第16-17页 |
2.2.3 同步磁阻电机在dq0坐标系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17-19页 |
2.3 同步磁阻电机的矢量控制原理 | 第19-24页 |
2.3.1 矢量控制系统 | 第19页 |
2.3.2 电流分配方案 | 第19-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考虑磁路饱和的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 | 第25-39页 |
3.1 磁路饱和对电机运行性能的影响 | 第25-30页 |
3.1.1 基于有限元法的电机内部磁场仿真 | 第26-27页 |
3.1.2 不同电流激励下的电感特性分析与拟合 | 第27-29页 |
3.1.3 考虑磁路饱和时的转矩特性分析 | 第29-30页 |
3.2 考虑磁路饱和的非线性数学模型 | 第30-32页 |
3.2.1 同步磁阻电机的非线性建模过程 | 第30-31页 |
3.2.2 非线性数学建模的求解过程 | 第31-32页 |
3.3 最优电流矢量控制系统 | 第32-36页 |
3.3.1 MTPA控制电流分配原则 | 第32-33页 |
3.3.2 考虑磁路饱和的电流环设计与磁链观测 | 第33-36页 |
3.4 最优电流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 | 第36-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全速范围的电流优化控制策略 | 第39-52页 |
4.1 电压和电流运行范围及其极限 | 第39-41页 |
4.2 运行区域的划分及分析 | 第41-45页 |
4.2.1 恒转矩区的MTPA控制 | 第41-42页 |
4.2.2 弱磁区的电流最优控制 | 第42-45页 |
4.3 弱磁控制方法的实现 | 第45-49页 |
4.3.1 传统弱磁控制方法 | 第46页 |
4.3.2 基于双电压闭环的弱磁控制方法 | 第46-47页 |
4.3.3 单电压闭环的弱磁控制方法 | 第47-49页 |
4.4 全速范围最优电流控制仿真实验 | 第49-5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同步磁阻电机控制系统的硬软件设计 | 第52-66页 |
5.1 硬件电路框图 | 第52-57页 |
5.1.1 DSP控制模块 | 第52-53页 |
5.1.2 电压电流采样电路 | 第53-54页 |
5.1.3 增量式编码器电路 | 第54-55页 |
5.1.4 三相逆变模块 | 第55-56页 |
5.1.5 开关电源电路 | 第56-57页 |
5.2 系统软件设计 | 第57-65页 |
5.2.1 软件开发环境和数据标幺化处理 | 第57-58页 |
5.2.2 主程序流程 | 第58-60页 |
5.2.3 定时器T1下溢中断服务程序 | 第60-6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6-79页 |
6.1 系统实验平台 | 第66-67页 |
6.2 基速以下MTPA控制的实验分析 | 第67-74页 |
6.2.1 同步磁阻电机稳态运行性能实验 | 第67-69页 |
6.2.2 考虑磁路饱和的MTPA控制与恒45°电流角控制的比较 | 第69-71页 |
6.2.3 动态试验 | 第71-74页 |
6.3 全速范围最优控制的实验 | 第74-78页 |
6.3.1 全速范围最大负载能力测试 | 第74-76页 |
6.3.2 负载变化的实验 | 第76-78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结论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个人简历 | 第84-85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