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目的及背景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以及发展趋势 | 第13-17页 |
1.2.1 国内研究以及发展概况 | 第13-15页 |
1.2.2 国外研究以及发展概况 | 第15页 |
1.2.3 发展趋势 | 第15-17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3.2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岭南地区住宅建筑围护结构低碳化相关概念 | 第19-36页 |
2.1 岭南地区的气候概况 | 第19-20页 |
2.2 住宅建筑的的外围护结构 | 第20-23页 |
2.2.1 关于外墙和屋面 | 第20-22页 |
2.2.2 关于外窗 | 第22-23页 |
2.3 住宅建筑室内热舒适度标准选择 | 第23-25页 |
2.4 住宅建筑的低碳化 | 第25-34页 |
2.4.1 绿色建筑定义 | 第25-26页 |
2.4.2 低碳建筑定义 | 第26-28页 |
2.4.3 外围护结构的低碳化 | 第28-29页 |
2.4.4 绿色建筑以及低碳建筑节能成本增量的分析 | 第29-34页 |
2.5 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低碳住宅建外围护结构能耗模拟 | 第36-80页 |
3.1 广东地区低碳住宅建筑的外围护结构使用状况 | 第36-43页 |
3.1.1 项目调研概况 | 第36-38页 |
3.1.2 外墙及屋面的节能材料的采用情况 | 第38-41页 |
3.1.3 节能外窗的采用情况 | 第41-43页 |
3.2 关于能耗模拟软件DeST-h | 第43-44页 |
3.3 低碳住宅建筑模拟计算朝向的选择 | 第44-50页 |
3.3.1 模拟计算中不同朝向的能耗状况 | 第44-47页 |
3.3.2 建筑朝向的优化的节能效果分析 | 第47-49页 |
3.3.3 模拟计算中不同朝向的选取原则 | 第49-50页 |
3.4 低碳建筑建能耗模拟计算的模型选择 | 第50-59页 |
3.4.1 建筑的体形系数对能耗影响 | 第54-56页 |
3.4.2 建筑的南向窗墙比对能耗影响分析 | 第56-57页 |
3.4.3 建筑的东西墙面积对能耗影响分析 | 第57-58页 |
3.4.4 模拟计算中模型的选取原则 | 第58-59页 |
3.5 外墙材料的节能效果分析 | 第59-66页 |
3.5.1 外墙体的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 第59-60页 |
3.5.2 外围护结保温隔热技术分类 | 第60页 |
3.5.3 模拟分析不同外围护结保温隔热性能 | 第60-64页 |
3.5.4 模拟不同屋面材料的建筑能耗状况 | 第64-66页 |
3.6 不同窗体材料的节能效果分析以及选择 | 第66-77页 |
3.6.1 关于low-e节能玻璃的节能原理以及种类 | 第66-69页 |
3.6.2 关于low-e节能玻璃的热工性能及指标 | 第69-70页 |
3.6.3 模拟计算中对low-e节能玻璃种类的选择 | 第70-71页 |
3.6.4 模拟计算中窗墙比的选择 | 第71-72页 |
3.6.5 各朝向外窗的能耗模拟 | 第72-73页 |
3.6.6 对各型窗在不同方向上的模拟能耗结果分析 | 第73-77页 |
3.7 小结 | 第77-80页 |
3.7.1 建筑的朝向对能耗的影响 | 第77页 |
3.7.2 建筑的外形对能耗的影响 | 第77-78页 |
3.7.3 建筑的外墙对能耗的影响 | 第78页 |
3.7.4 建筑的外窗对能耗的影响 | 第78-80页 |
第四章 .围护结构的节能效果及经济性分析 | 第80-92页 |
4.1 外墙体对于建筑节能效率以及经济效益分析 | 第80-88页 |
4.1.1 广州地区外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限值分析 | 第80-84页 |
4.1.2 外围护结构的节能百分比分析 | 第84-86页 |
4.1.3 外围护结构节能材料的经济效益分析及选取 | 第86-88页 |
4.2 窗体材料的建筑节能的效果分析及其经济效益 | 第88-91页 |
4.2.1 各型玻璃对建筑节能的效果分析 | 第88-89页 |
4.2.2 节能玻璃对建筑节能的经济效益分析 | 第89-91页 |
4.3 小结 | 第91-92页 |
结论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图片及图表索引 | 第97-10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0-101页 |
致谢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