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1 行业发展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1.2 行业拓展研究的匮乏 | 第11-12页 |
1.1.3 课题确立的可行性 | 第12页 |
1.2 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困难 | 第12-13页 |
1.2.1 目的 | 第12页 |
1.2.2 意义和创新点 | 第12-13页 |
1.2.3 技术困难 | 第13页 |
1.3 研究范围和相关概念 | 第13-18页 |
1.3.1 研究时间的具体范围 | 第13-14页 |
1.3.2 研究空间范围 | 第14页 |
1.3.3 风景园林的行业,专业,学科概念 | 第14-15页 |
1.3.4 拓展的相关概念 | 第15-16页 |
1.3.5 拓展的领域、历史的领域 | 第16-18页 |
1.4 研究内容、目标、性质和方法 | 第18-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4.2 研究目标 | 第18-19页 |
1.4.3 研究性质 | 第19页 |
1.4.4 研究方式 | 第19-20页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2 研究现状 | 第21-26页 |
2.1 目前研究动态 | 第21-25页 |
2.1.1 相关研究书籍 | 第21-23页 |
2.1.2 相关研究文献 | 第23-24页 |
2.1.3 其他 | 第24-25页 |
2.2 小结 | 第25-26页 |
3 风景园林行业拓展的历程 | 第26-102页 |
3.1 简述现代风景园林行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动因 | 第26-29页 |
3.2 拓展事件的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29-30页 |
3.3 风景园林行业拓展从封闭走向大众 | 第30-48页 |
3.3.1 1840-1850年,唐宁(A.J.Downing)首次提出城市开放空间,视公园为民主机构 | 第30-33页 |
3.3.2 1858年,奥姆斯特德(F.L.Olmsted)中央公园(大型城市公园) | 第33-34页 |
3.3.3 1881年,奥姆斯特德公园道——波士顿宝石项链系统 | 第34-38页 |
3.3.4 1881-1890年,奥姆斯特德(F.L.Olmsted)自然保护区——优胜美地国家公园 | 第38-40页 |
3.3.5 1898年,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花园城市” | 第40-42页 |
3.3.6 19世纪80-90年代,艺术和手工艺运动(the Art&Crafts Movemont) | 第42-44页 |
3.3.7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城市美化运动 | 第44-48页 |
3.4 风景园林拓展从传统走向现代 | 第48-71页 |
3.4.1 1900年,小奥姆斯特德(F.L.Olmsted,Jr.)在哈佛大学创立景观设计学 | 第48-50页 |
3.4.2 1912年,曼宁(W.Manning)提倡应用乡土植物、以资源为基础的规划模式 | 第50-51页 |
3.4.3 20世纪20年代开始,女性设计师的崛起 | 第51-53页 |
3.4.4 1919年,包豪斯(Bauhuas)学院的现代主义 | 第53-55页 |
3.4.5 1925年,巴黎国际现代工艺艺术展 | 第55-56页 |
3.4.6 1935年,美国政府,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 | 第56-57页 |
3.4.7 1938年,唐纳德(C.Tunnard)功能的、移情的和美学的理论 | 第57-59页 |
3.4.8 30-40年代,丘奇(T.Church)加州花园,运用新材料,对细节的关注 | 第59-60页 |
3.4.9 1939-1941年, “哈佛革命”(Harvard Revolution) | 第60-61页 |
3.4.10 1943-1944年,艾伯克隆比(Abercrombie)大城市市域绿地系统 | 第61-62页 |
3.4.11 1950年,埃克博(G.Eckbo)对社会的重新关注 | 第62-63页 |
3.4.12 20世纪50年代,杰克逊(J.B.Jackson)提出“重视并保护文化景观” | 第63页 |
3.4.13 20世纪中叶,环境和建筑的走向统一 | 第63-65页 |
3.4.14 70年代,杰里科(G.Jellicoe)古典与现代的结合 | 第65-66页 |
3.4.15 20世纪60年代,佐佐木英夫(H.Sasaki)提出利用相关科研成果和计算机技术进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 第66页 |
3.4.16 20世纪中后叶,克雷(D.U.Kiley)重要公共环境缔造者 | 第66-71页 |
3.5 风景园林拓展从关注人的设计走向关注整体生态的设计 | 第71-83页 |
3.5.1 60年代前后,生态主义思潮的拓展 | 第72-77页 |
3.5.2 20世纪60年代,路易斯(P.Lewis)以环境廊道为核心进行景观规划 | 第77-78页 |
3.5.3 60年代,泽恩(R.zion)创立袖珍公园(vest pocket park) | 第78-79页 |
3.5.4 80年代前后,乡村历史景观的重塑 | 第79-83页 |
3.6 风景园林拓展从现代设计走向当代多元化设计 | 第83-101页 |
3.6.1 多元化的现代艺术 | 第83-87页 |
3.6.2 多元化的地域特色 | 第87-91页 |
3.6.3 现代到当代各国风景园林的拓展 | 第91-101页 |
3.7 小结 | 第101-102页 |
4 行业拓展规律的总结 | 第102-112页 |
4.1 行业拓展规律 | 第102-111页 |
4.1.1 行业拓展的经济因素 | 第102-104页 |
4.1.2 行业拓展的政治因素 | 第104-106页 |
4.1.3 行业拓展的科技因素 | 第106页 |
4.1.4 行业拓展的社会现实 | 第106-108页 |
4.1.5 行业拓展的思想因素 | 第108-109页 |
4.1.6 行业拓展的相关学科因素 | 第109-111页 |
4.2 小结 | 第111-112页 |
5 行业拓展机制的预测 | 第112-132页 |
5.1 当代相关社会背景 | 第112-118页 |
5.1.1 经济 | 第112-114页 |
5.1.2 政治 | 第114-115页 |
5.1.3 科技 | 第115-116页 |
5.1.4 社会现实 | 第116-117页 |
5.1.5 思想 | 第117页 |
5.1.6 相关学科 | 第117-118页 |
5.2 风景园林行业发展现状 | 第118-119页 |
5.3 行业拓展机制的构建 | 第119-124页 |
5.4 行业拓展机制的预测 | 第124-131页 |
5.4.1 设计领域 | 第124-129页 |
5.4.2 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领域 | 第129-130页 |
5.4.3 行业服务领域 | 第130页 |
5.4.4 学科教育领域 | 第130-131页 |
5.5 小结 | 第131-132页 |
6 总结 | 第132-134页 |
6.1 结论 | 第132页 |
6.2 课题中的不足和研究展望 | 第132-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38页 |
附录一 18世纪末到21世纪初社会背景与绘画、雕塑、建筑、城市规划重大事件一览表(自整理) | 第138-144页 |
致谢 | 第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