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机车工程论文--电力机车论文

和谐型电力机车DC600V列车供电装置检测系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国内铁路列车供电系统的发展状况第10-11页
    1.2 国内列车供电装置的检测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其意义第11-15页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第15-16页
        1.3.1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5页
        1.3.2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5-16页
    1.4 课题来源第16-17页
第二章 和谐型电力机车DC600V列车供电装置及其检测系统结构设计第17-26页
    2.1 DC600V供电系统工作原理及列车供电装置结构第17-20页
        2.1.1 DC600V供电系统工作原理第17-18页
        2.1.2 HXD3C型电力机车DC600V列车供电装置结构第18-20页
    2.2 DC600V列车供电装置检测系统结构设计第20-22页
        2.2.1 检测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第20-21页
        2.2.2 检测系统组成结构第21-22页
    2.3 DC600V列车供电装置试验标准及检测项目第22-25页
        2.3.1 试验标准及依据第22-24页
        2.3.2 列车供电装置检测系统检测项目第24-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基于小波包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主电路故障诊断方法研究第26-44页
    3.1 基于小波包变换的故障特征提取方法研究第26-30页
        3.1.1 小波分析及小波包变换第26-28页
        3.1.2 基于小波包变换的故障特征提取第28-30页
    3.2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故障特征识别方法研究第30-35页
        3.2.1 支持向量机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第30-32页
        3.2.3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特征识别第32-35页
    3.3 HXD3C型电力机车DC600V列车供电装置主电路故障诊断第35-43页
        3.3.1 主电路故障模式分析第35-38页
        3.3.2 仿真与分析第38-43页
    3.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DC600V列车供电装置检测系统硬件设计第44-66页
    4.1 干阻式负载模块设计第44-47页
        4.1.1 负载模块容量计算第44-46页
        4.1.2 负载模块选材与结构设计第46-47页
    4.2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第47-53页
        4.2.1 数据采集方案及主芯片选型第47-49页
        4.2.2 电量参数采集电路设计第49-52页
        4.2.3 数据采集模块接口设计第52-53页
    4.3 主回路及控制模块设计第53-58页
        4.3.1 主回路设计第53-55页
        4.3.2 控制模块设计第55-58页
    4.4 纹波检测原理及方法第58-63页
        4.4.1 纹波及其危害第58-59页
        4.4.2 纹波检测原理第59-60页
        4.4.3 纹波电压检测电路设计第60-62页
        4.4.4 巴特沃斯高通滤波器Multisim仿真第62-63页
    4.5 漏电检测原理及方法第63-65页
        4.5.1 HX_D3C型电力机车接地方式第63页
        4.5.2 漏电检测原理第63-64页
        4.5.3 接线原理及电压传感器选型第64-65页
    4.6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五章 DC600V列车供电装置检测系统上位机软件开发第66-77页
    5.1 上位机软件系统组成结构及其功能第66-68页
        5.1.1 软件系统开发环境第66页
        5.1.2 软件系统组成结构及其功能第66-68页
    5.2 多线程技术第68-70页
    5.3 基于Modbus_RTU的仪表与上位机的通信协议第70-71页
        5.3.1 Modbus_RTU通信协议第70-71页
        5.3.2 额定负载加载指令第71页
    5.4 软件系统界面及其相关操作说明第71-76页
        5.4.1 软件系统界面第71-75页
        5.4.2 试验操作过程第75-76页
    5.5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7-80页
    6.1 总结第77-78页
    6.2 展望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致谢第84-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探究BIM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的应用
下一篇:给水管网海曾威廉系数优化校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