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1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2页
        (一)PISA所倡导的“数学素养”理念得到关注和重视第10-11页
        (二)问题情境是培养PISA所倡导“数学素养”的关键环节第11-12页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页
        (一)研究目的第12页
        (二)研究意义第12页
    三、核心概念界定第12-17页
        (一)“数学素养”的概念界定第12-13页
        (二)数学问题情境的核心概念界定第13-16页
        (三)有效问题情境的维度界定第16-17页
    四、研究的主要问题第17-18页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第17-18页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第18页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8-21页
        (一)研究思路第18-19页
        (二)研究方法第19-21页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21-25页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第21页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第21-23页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述评第23-25页
第三章 理论研究第25-31页
    一、理论基础第25-28页
        (一)PISA所倡导的“数学素养”理念第25-26页
        (二)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第26-27页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7-28页
    二、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第28-31页
        (一)目标性原则第28页
        (二)真实性原则第28-29页
        (三)开放性原则第29页
        (四)认知性原则第29页
        (五)趣味性原则第29页
        (六)启发性原则第29页
        (七)层次与差异性原则第29-31页
第四章 数学问题情境因素分析及水平结构模型建立第31-39页
    一、数学问题情境的类型第31-32页
    二、数学问题情境维度因素的提取分析第32-33页
    三、数学问题情境水平结构模型建立第33-39页
        (一)数学问题情境因素的具体描述第33-37页
        (二)数学问题情境水平结构模型第37-39页
第五章 初中数学不同问题情境的有效程度分析第39-54页
    一、实验目的第39页
    二、实验对象第39-42页
        (一)问卷的信效度分析第39-40页
        (二)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第40-41页
        (三)学生差异性分析第41-42页
    三、实验过程第42-52页
        (一)数与代数:有理数的加减法第42-46页
        (二)图形与几何:勾股定理第46-48页
        (三)统计与概率:数据的波动第48-52页
    四、实验初步结论第52-54页
第六章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分析第54-60页
    一、“个人情境”类创设的有效策略第54-56页
        (一)经历实践活动创设问题情境第54-55页
        (二)利用游戏活动创设问题情境第55页
        (三)趣谈数学故事、典故和历史文化创设问题情境第55-56页
    二、“公共情境”类创设的有效策略第56-60页
        (一)动手操作实验创设问题情境第56-57页
        (二)利用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第57-58页
        (三)利用移动技术创设问题情境第58-60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60-62页
    一、研究结论及教育启示第60-61页
        (一)研究结论第60-61页
        (二)教育启示第61页
    二、不足及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附录A第64-66页
附录B第66-67页
攻读硕士学位在校期间获奖及科研成果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采用载波移相调制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分析研究
下一篇:基于电流观测器的Boost转换器预测电流控制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