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3 研究内容、理论和方法 | 第12-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理论 | 第13页 |
1.3.3 研究目标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相关现状与理论 | 第14-21页 |
2.1 我国能源发展及价格现状 | 第14-15页 |
2.2 四川省能源发展及价格现状 | 第15-17页 |
2.2.1 工业用电量和工业用气量 | 第15-16页 |
2.2.2 四川省清洁能源发展 | 第16页 |
2.2.3 四川省“煤改电”和“煤改气”发展和价格现状 | 第16-17页 |
2.3 理论研究依据 | 第17-21页 |
2.3.1 商品的需求规律 | 第17-18页 |
2.3.2 商品定价 | 第18-19页 |
2.3.3 需求价格弹性 | 第19-21页 |
第三章 电价和天然气价体系分析 | 第21-43页 |
3.1 我国电价体系分析 | 第21-26页 |
3.1.1 我国电价体系 | 第21-23页 |
3.1.2 销售电价构成及影响因素 | 第23-24页 |
3.1.3 销售电价的分类 | 第24-25页 |
3.1.4 销售电价的定价方式和原则 | 第25-26页 |
3.2 四川省电价体系分析 | 第26-33页 |
3.2.1 四川省电力现状 | 第26-27页 |
3.2.2 四川省现行销售电价 | 第27-30页 |
3.2.3 四川省销售电价存在的问题 | 第30-33页 |
3.3 我国天然气价格体系分析 | 第33-39页 |
3.3.1 我国天然气价格体系 | 第33-34页 |
3.3.2 天然气价格构成及影响因素 | 第34-35页 |
3.3.3 天然气的定价机制 | 第35-38页 |
3.3.4 天然气的定价方式 | 第38-39页 |
3.4 四川省天然气价格体系分析 | 第39-43页 |
3.4.1 四川省天然气行业状况 | 第39-40页 |
3.4.2 四川省天然气利用政策 | 第40页 |
3.4.3 四川省天然气价格 | 第40-41页 |
3.4.4 四川省天然气定价存在的问题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定价案例分析 | 第43-53页 |
4.1 商品的需求分析 | 第43-44页 |
4.2 替代品方案分析 | 第44-50页 |
4.2.1 “煤改电”方案分析 | 第44-47页 |
4.2.2 “煤改气”方案分析 | 第47-49页 |
4.2.3 方案敏感性分析 | 第49-50页 |
4.3 替代品定价分析 | 第50-53页 |
4.3.1 定价比较 | 第50-51页 |
4.3.2 结论 | 第51-53页 |
第五章 价格改革措施探讨 | 第53-58页 |
5.1 电价改革措施探讨 | 第53-54页 |
5.1.1 实行分等级电压政策 | 第53页 |
5.1.2 确定合理的电价水平 | 第53页 |
5.1.3 实行差别电价政策 | 第53-54页 |
5.1.4 实施分类支持性电价政策 | 第54页 |
5.1.5 适度开放电网接入选择 | 第54页 |
5.1.6 增强电力市场交易灵活度 | 第54页 |
5.2 天然气价格改革措施探讨 | 第54-56页 |
5.2.1 建立更加合理的定价机制 | 第54-55页 |
5.2.2 开发和加快城市管网建设力度,降低配气价格 | 第55页 |
5.2.3 采取措施消除交叉补贴 | 第55-56页 |
5.2.4 建立区域天然气交易中心 | 第56页 |
5.3 其他措施探讨 | 第56-58页 |
5.3.1 加强规划引导和统筹协调 | 第56页 |
5.3.2 做好社会宣传和舆论引导 | 第56页 |
5.3.3 建立项目多维度后评价机制 | 第56-57页 |
5.3.4 协调做好各地资源保障 | 第57页 |
5.3.5 培育专业化公司 | 第57-58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