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病害及其防治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南方根结线虫效应分子分支酸变位酶和类毒液过敏原蛋白的功能研究

摘要第8-11页
ABSTRACT第11-14页
缩略语第15-1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6-50页
    第一节 根结线虫效应分子的研究概况第16-26页
        1 根结线虫的侵染循环第16-18页
        2 根结线虫的效应分子研究进展第18-26页
            2.1 作用于植物细胞壁的效应分子第19-21页
            2.2 作用于植物细胞生理代谢的效应分子第21-24页
            2.3 介导不亲和互作的效应分子第24-26页
    第二节 根结线虫分支酸变位酶的研究概况第26-32页
        1 植物莽草酸途径第26-28页
            1.1 水杨酸的合成第26-27页
            1.2 水杨酸参与植物抗病性第27-28页
        2 线虫侵染对水杨酸介导信号通路的影响第28页
        3 植物线虫分泌的分支酸变位酶第28-32页
    第三节 植物线虫效应分子功能的研究手段第32-47页
        1 植物线虫基因组学的研究第32-34页
        2 植物线虫分泌蛋白的研究第34-36页
        3 植物线虫的RNAi研究第36-47页
            3.1 植物寄生线虫的离体RNAi第38-42页
            3.2 植物介导的活体内RNAi第42-44页
            3.3 TRV介导的线虫基因沉默第44-45页
            3.4 参与线虫互作的植物基因沉默第45-47页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47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47-48页
    研究思路第48-50页
第二章 效应分子Mi-CM-1和Mi-CM-3的分支酸变位酶活性验证第50-7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2-61页
        1.1 试剂材料第52页
        1.2 大肠杆菌CM缺失突变体JP2261的回补第52-55页
        1.3 水稻黄单胞菌cm缺失突变体的构建第55-58页
        1.4 水稻黄单胞菌cm缺失突变体的回补第58-59页
        1.5 测定PXO99~Acm缺失突变体及回补子对寄主水稻的致病性第59页
        1.6 测定非寄主植物烟草对PXO99~A cm缺失突变体及回补子的抗病性第59-61页
        1.7 统计方差分析第6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1-70页
        2.1 大肠杆菌cm缺失突变体JP2261的回补第61-63页
        2.2 水稻黄单胞菌CM基因缺失突变体的构建第63-65页
        2.3 水稻黄单胞菌PXO99~A cm基因的回补与验证第65-66页
        2.4 PXO99~A cm缺失突变体及回补子的Southern blot验证第66-67页
        2.5 PXO99~A cm缺失突变体及回补子对水稻的致病力第67-68页
        2.6 PXO99~A cm缺失突变体及回补子激发烟草HR反应的能力第68页
        2.7 烟草抗病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第68-70页
        2.8 烟草叶片PAL的比活力第70页
    3 讨论第70-72页
第三章 Mi-cm-1和Mi-cm-3的发育表达模式和RNAi研究第72-9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3-80页
        1.1 供试材料第73-74页
        1.2 Mi-cm-1和Mi-cm-3的发育表达模式分析第74-75页
        1.3 分支酸变位酶基因的离体RNAi第75-77页
        1.4 TRV介导的分支酸变位酶基因RNAi第77-80页
        1.5 统计方差分析第8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80-88页
        2.1 Mi-cm-1与Mi-cm-3的发育表达模式第80-81页
        2.2 南方根结线虫Mi-cm-1和Mi-cm-3的离体RNAi第81-83页
        2.3 TRV介导南方根结线虫Mi-cm-1与Mi-cm-3的RNAi第83-88页
    3 讨论第88-90页
第四章 过表达Mi-cm-1和Mi-cm-3对烟草生长发育及线虫侵染的影响第90-10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91-96页
        1.1 供试材料第91-92页
        1.2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和农杆菌的转化第92-93页
        1.3 含过表达载体的农杆菌介导烟草转化第93-94页
        1.4 转基因烟草的Southern blot验证第94-95页
        1.5 转基因烟草的RT-PCR检测第95页
        1.6 转基因烟草植株的生长表型观察第95页
        1.7 南方根结线虫侵染转基因烟草的测定第95页
        1.8 统计方差分析第95-9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96-100页
        2.1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与农杆菌转化第96-97页
        2.2 转基因烟草的生成与筛选第97-98页
        2.3 转基因烟草阳性株系的检测第98页
        2.4 过表达Mi-cm-1和Mi-cm-3对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第98-99页
        2.5 根结线虫接种转基因烟草的表型分析第99-100页
    3 讨论第100-102页
第五章 效应分子Mi-CM-1和Mi-CM-3对烟草抗性的影响第102-11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04-107页
        1.1 供试材料第104-105页
        1.2 植物瞬时表达载体的构建第105页
        1.3 测定Mi-cm-1和Mi-cm-3瞬时表达对flg22激发烟草PTI的影响第105-106页
        1.4 观察Mi-CM-1和Mi-CM-3对Bax介导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影响第106页
        1.5 测定Mi-CM-1和Mi-CM-3对抗病相关基因转录水平及水杨酸积累的影响第106-10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07-115页
        2.1 Mi-cm-1和Mi-cm-3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与农杆菌的转化第107-108页
        2.2 瞬时表达对烟草PTI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第108-110页
        2.3 瞬时表达对flg22激发烟草活性氧爆发的影响第110页
        2.4 瞬时表达对Bax介导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影响第110-111页
        2.5 瞬时表达对抗病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第111-112页
        2.6 瞬时表达对烟草抗病过程中水杨酸积累的影响第112-115页
    3 讨论第115-118页
第六章 基于TRV介导的RNAi技术研究南方根结线虫Mi-vap-2的功能第118-136页
    1 材料和方法第119-124页
        1.1 实验材料第119-121页
        1.2 Mi-VAP-2及其同源蛋白的结构分析第121页
        1.3 TRV重组载体的构建第121页
        1.4 TRV重组载体转化农杆菌与接种烟草第121页
        1.5 重组TRV的检测第121-122页
        1.6 接种TRV烟草株系后南方根结线虫靶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第122页
        1.7 子代2龄幼虫Mi-VAP-2蛋白水平的ELISA分析第122-123页
        1.8 接种烟草的根结线虫表型观察第123-124页
        1.9 统计方差分析第12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24-133页
        2.1 Mi-VAP-2同源蛋白结构分析第124页
        2.2 TRV重组载体的构建第124-125页
        2.3 pTRV2重组载体的构建与农杆菌接种第125-126页
        2.4 农杆菌接种烟草及重组TRV的检测第126-128页
        2.5 线虫接种后Mi16D10与Mi-vap-2的转录水平分析第128-130页
        2.6 子代2龄幼虫Mi-VAP-2蛋白水平的ELISA分析第130-131页
        2.7 接种TRV烟草株系的南方根结线虫表型分析第131-133页
        2.8 接种野生型烟草的子代2龄幼虫表型分析第133页
    3 讨论第133-136页
全文结论第136-138页
主要创新点第138-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58页
附录一 Mi-cm-3的ORF序列与编码蛋白序列第158-160页
附录二 培养基及相关试剂的配制第160-16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第161-164页
致谢第164页

论文共1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蒙古中东部早白垩世几种裸子植物微细构造及其意义
下一篇:拟南芥微管结合蛋白MDP60参与乙烯促进下胚轴生长的分子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