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病害及其防治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禾谷镰刀菌(Fusarium asiaticum)蓝光受体基因Fawc2的功能及其与Fawc1、Favvd的关系初探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综述 真菌蓝光受体WC1、WC2、VVD的研究进展第13-27页
    1. 真菌中蓝光受体WC1、WC2和VVD的结构和功能第13-17页
    2. WC1、WC2、VVD在物理上的相互作用以及作用模式第17-19页
    3. 蓝光受体WC1、WC2、VVD在真菌中发挥的作用第19-24页
    4. 蓝光受体WC1、WC2、VVD下游基因的研究现状第24-25页
    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5-27页
1. 引言第27-3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0-39页
    2.1 材料第30-31页
        2.1.1 实验菌株第30页
        2.1.2 培养基及配方第30-31页
        2.1.3 引物信息第31页
        2.1.4 植物材料第31页
    2.2 方法第31-39页
        2.2.1 突变体转化片段的构建第31-32页
        2.2.2 突变体转化子的获得第32-33页
        2.2.3 突变体转化子的鉴定第33-35页
        2.2.4 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表达第35-36页
        2.2.5 菌株的培养第36页
        2.2.6 菌落外观的观察和生长速率的测定第36页
        2.2.7 生物量测定第36页
        2.2.8 分生孢子的诱导与计数第36页
        2.2.9 有性生殖过程的诱导第36-37页
        2.2.10 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第37页
        2.2.11 光修复能力检测第37页
        2.2.12 不同菌株对芦笋的致病能力第37-38页
        2.2.13 不同菌株对大田小麦的致病能力第38页
        2.2.14 不同菌株对小麦幼苗的致病能力第38页
        2.2.15 玻璃纸穿透能力检测第38页
        2.2.16 实验数据处理第38-3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9-73页
    3.1 蓝光受体基因Fawc2的序列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9-41页
        3.1.1 Fawc2的基因序列克隆第39页
        3.1.2 基因Fawc2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9-41页
    3.2 蓝光受体基因Fawc2的敲除与鉴定第41-43页
    3.3 蓝光受体基因Fawc2对禾谷镰刀菌生长发育的影响第43-57页
        3.3.1 蓝光受体基因Fawc2缺失对菌落外观的影响第43-46页
        3.3.2 蓝光受体基因Fawc2缺失对生长速率和生物量的影响第46-47页
        3.3.3 蓝光受体基因Fawc2缺失导致光诱导的类胡萝卜素合成产生缺陷第47-50页
        3.3.4 蓝光受体基因Fawc2缺失导致光修复能力下降第50-51页
        3.3.5 蓝光受体基因Fawc2缺失导致子囊壳发育缺陷第51-52页
        3.3.6 蓝光受体基因Fawc2缺失导致致病能力增强第52-56页
        3.3.7 蓝光受体基因Fawc2缺失导致穿透能力增强第56-57页
    3.4 蓝光受体基因Fawc2与Fawc1、Favvd关系的初步探究第57-73页
        3.4.1 蓝光受体基因Fawc2缺失对突变体ΔFawc1的影响第57-63页
        3.4.2 蓝光受体基因Fawc2缺失对突变体AFavvd的影响第63-73页
4. 讨论第73-79页
    4.1 基因Fawc2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预测第73-74页
    4.2 Fawc2与Fawc1对生长发育的调节功能存在差异第74-75页
    4.3 Fawc2与Fawc1对致病性的调节功能存在差异第75-77页
    4.4 Fawc2与Fawc1、Favvd相互关系的初步探究第77-79页
5. 总结与展望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9页
附录第89-92页
致谢第92-9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情况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雄激素对肝脏及卵巢SHBG表达调控机制的研究
下一篇:我国沙蟒属物种的种群现状与生境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