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2-3页 |
| Abstract | 第3页 |
| 1 研究背景 | 第7-16页 |
| 1.1 镉污染来源及危害 | 第7页 |
| 1.2 含镉废水的传统处理技术 | 第7-8页 |
| 1.3 单室微生物电解池 | 第8-15页 |
| 1.3.1 生物电化学技术 | 第8-10页 |
| 1.3.2 BESs处理重金属 | 第10-12页 |
| 1.3.3 单室MECs产氢 | 第12-15页 |
|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15-16页 |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16-24页 |
| 2.1 实验装置 | 第16页 |
| 2.2 实验材料 | 第16-18页 |
| 2.3 菌种和反应溶液 | 第18-19页 |
| 2.4 性能参数计算 | 第19-23页 |
| 2.4.1 电流、电流密度、功率密度 | 第19-20页 |
| 2.4.2 最大产氢物质的量 | 第20页 |
| 2.4.3 库仑效率 | 第20页 |
| 2.4.4 氢气回收率 | 第20-21页 |
| 2.4.5 能量回收率 | 第21-22页 |
| 2.4.6 产物比收率 | 第22-23页 |
| 2.5 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4-44页 |
| 3.1 不同乙酸钠浓度下各株菌耐受Cd(II)及产氢 | 第24-30页 |
| 3.2 乙酸钠浓度对四株EAB胞外蛋白、多糖的影响 | 第30-33页 |
| 3.3 Cd(II)浓度对产氢、胞外多糖、胞外蛋白、胞内酶的影响 | 第33-36页 |
| 3.4 三维荧光光谱(Excitation-Emission-Matrix Spectra,3D-EEM) | 第36-41页 |
| 3.5 循环伏安曲线 | 第41-44页 |
| 结论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5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