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村煤矿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CO2致裂增透技术研究
致谢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变量注释表 | 第16-18页 |
1 绪论 | 第18-25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2 煤层透气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25-32页 |
2.1 巷道的基本概况 | 第25-26页 |
2.2 煤层透气性的影响 | 第26-3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3 CO_2致裂增透原理 | 第32-43页 |
3.1 CO_2致裂力学分析 | 第32-38页 |
3.2 CO_2致裂系统 | 第38-40页 |
3.3 CO_2致裂增透技术的优点 | 第40-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4 CO_2致裂增透数值模拟分析 | 第43-55页 |
4.1 CO_2的TNT当量的计算 | 第43-44页 |
4.2 CO_2致裂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44-45页 |
4.3 CO_2致裂数值模拟方案 | 第45-46页 |
4.4 单致裂管液态CO_2致裂模拟分析 | 第46-53页 |
4.5 多致裂管液态CO_2致裂模拟分析 | 第53-5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 有效抽采半径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55-67页 |
5.1 有效抽采半径影响因素 | 第55-56页 |
5.2 致裂前后的煤层透气性系数 | 第56-57页 |
5.3 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57-61页 |
5.4 模拟分析的结果 | 第61-6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6 CO_2致裂增透现场试验 | 第67-76页 |
6.1 致裂增透方案 | 第67-68页 |
6.2 瓦斯抽采效果分析 | 第68-73页 |
6.3 巷道掘进速度分析 | 第73-75页 |
6.4 有害气体分布情况 | 第75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7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76-77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76页 |
7.2 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作者简历 | 第83-8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