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6页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6-18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4 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18-20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第20页 |
2.1.1 增值税电子发票 | 第20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0-21页 |
2.2.2 善治理论 | 第21-22页 |
3 乐清市增值税电子发票管理的现状分析 | 第22-25页 |
3.1 增值税电子发票使用范围及比重 | 第22-23页 |
3.2 增值税电子发票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 第23-24页 |
3.3 征纳双方对增值税电子发票的认知情况 | 第24-25页 |
4 乐清增值税电子发票管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5-34页 |
4.1 乐清市增值税电子发票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5-29页 |
4.1.1 增值税电子发票的管理缺位 | 第25-27页 |
4.1.2 内外激励措施不足 | 第27-28页 |
4.1.3 社会协作机制不完善 | 第28-29页 |
4.2 乐清市增值税电子发票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9-34页 |
4.2.1 纳税服务工作不到位 | 第29-31页 |
4.2.2 增值税电子发票管理员制度缺陷 | 第31-32页 |
4.2.3 纳税人追逐自身效用最大化 | 第32页 |
4.2.4 信息化建设滞后 | 第32-34页 |
5 增值税电子发票管理的先进经验借鉴 | 第34-37页 |
5.1 瑞安市增值税电子发票管理的先进经验 | 第34-35页 |
5.2 佛山市增值税电子发票管理的先进经验 | 第35页 |
5.3 启示 | 第35-37页 |
6 乐清市增值税电子发票管理的优化路径 | 第37-42页 |
6.1 完善乐清市增值税电子发票管理专业化建设 | 第37-38页 |
6.1.1 推进并轨建设改革,推广增值税电子发票为先 | 第37页 |
6.1.2 完善增值税电子发票管理员制度 | 第37页 |
6.1.3 探索建立增值税电子发票管理云平台 | 第37-38页 |
6.2 推进“大数据”管税提高乐清市增值税电子发票信息化水平 | 第38页 |
6.2.1 组织架构和队伍建设应与增值税电子发票信息化相匹配 | 第38页 |
6.2.2 加强增值税电子发票信息采集质量管理 | 第38页 |
6.2.3 积极开展增值税电子发票数据比对工作,发挥增值效用 | 第38页 |
6.3 建立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的增值税电子发票服务体系 | 第38-39页 |
6.3.1 转变纳税服务理念 | 第38-39页 |
6.3.2 不断加强纳税服务手段创新 | 第39页 |
6.3.3 拓展渠道,探索开设如影随形的税收服务“微门户” | 第39页 |
6.4 加大税务执法力度建立乐清市增值税电子发票涉税惩戒机制 | 第39-40页 |
6.4.1 提高对税务执法工作的认识 | 第39-40页 |
6.4.2 加强税务稽查工作 | 第40页 |
6.4.3 加大税收执法处罚力度,维护税收公平公正 | 第40页 |
6.5 优化合作推进增值税电子发票社会共治 | 第40-42页 |
6.5.1 优化合作方式,扩大合作范围 | 第40页 |
6.5.2 多方合作完善纳税服务体系 | 第40-41页 |
6.5.3 充分发挥涉税中介、税收志愿者等力量 | 第41页 |
6.5.4 大力推进学会管理工作 | 第41-42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A 谈内容及报告 | 第46-48页 |
附录B 调查问卷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