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目的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2.1 概念阐述 | 第17-20页 |
2.1.1 村镇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内涵 | 第17-18页 |
2.1.2 借新还旧的内涵 | 第18-19页 |
2.1.3 借新还旧相关政策分析 | 第19-20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20-23页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0-21页 |
2.2.2 风险管理理论 | 第21-23页 |
第三章 A村镇银行借新还旧的案例分析 | 第23-44页 |
3.1 A银行基本情况介绍 | 第23页 |
3.1.1 A银行简介 | 第23页 |
3.1.2 A银行借新还旧基本情况阐述 | 第23页 |
3.2 A银行借新还旧管理模式 | 第23-25页 |
3.2.1 基本原则 | 第23-24页 |
3.2.2 适用对象、条件及模式 | 第24页 |
3.2.3 操作流程及风险控制 | 第24-25页 |
3.3 具体案例 | 第25-37页 |
3.3.1 分析方法和工具 | 第25-27页 |
3.3.2 案例阐述与分析 | 第27-37页 |
3.4 对C市H国有商业银行借新还旧的对比分析 | 第37-44页 |
第四章 A村镇银行借新还旧的形成成因以及带来的影响 | 第44-50页 |
4.1 借新还旧形成成因分析 | 第44-47页 |
4.1.1 所处县域经济基础薄弱,银行业务单一 | 第44-45页 |
4.1.2 政府鼓励银行借新还旧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 第45-46页 |
4.1.3 自身结构不完善,不良贷款处置的手段单一 | 第46页 |
4.1.4 绩效考核机制不成熟 | 第46-47页 |
4.2 借新还旧对A银行带来的影响 | 第47-50页 |
4.2.1 用时间换取空间,最终银企双赢 | 第47页 |
4.2.2 避免银行形成不良贷款 | 第47-48页 |
4.2.3 掩盖贷款真实质量,延误收贷最佳时机 | 第48页 |
4.2.4 借新还旧引发叠加风险 | 第48-50页 |
第五章 A村镇银行借新还旧的经验与启示 | 第50-54页 |
5.1 加强贷前管理,提高新增贷款质量 | 第50页 |
5.2 测算借款人需求,作为借新还旧的依据 | 第50-51页 |
5.3 严格借新还旧标准,提高企业借新还旧的门槛 | 第51-52页 |
5.4 建立完善的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 | 第52-5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